台灣桑耶寺 上師開示

    <苦樂皆具虛幻性>

    <苦樂皆具虛幻性>

    「苦樂皆具虛幻性,知調心否為要領,煩惱盛衰亦虛幻,對治強弱為要領。」
    智者了知快樂來自於內心,於是境由心轉而無時無刻都自在;愚者於外境追求快樂,心被境轉而困擾受縛。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不要對任何事物不滿和積怨]

    [不要對任何事物不滿和積怨]

    不要對任何事物不滿和積怨,自心的相續就不會受干擾。當自心不受外境干擾時,自身的能量就不會受干擾,能量不受干擾時,身體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也就能平衡和諧。如此一來身心皆能安樂。

    ~蘇南嘉措仁波切

    [學習止息私慾~徹底斷除我們與他人的苦難]

    [學習止息私慾~徹底斷除我們與他人的苦難]

    苦,來自於多生多世積習成性的自私; 悲,來自於狹隘的我執,自我為主的態度。
    我們的ㄧ生追逐享樂,ㄧ想到苦就擔心害怕,也正因為我們的懦弱與逃避,所以悲苦不斷。
    勇敢的菩薩們身處於紅塵俗世中,欣然地接受苦難。儘管世俗中短暫之欲樂賞心悅目,菩薩們也不為所動,而在苦難中成就,並從勇氣與利他中獲得恆常的喜樂。
    讓我們學習菩薩的精神背負自他的悲苦,止息我們的私慾。如此,才能徹底斷除我們與他人的苦難。

    蘇南嘉措 仁波切

    《善用佛法來覺照自己的心》

    《善用佛法來覺照自己的心》

    「消滅一切我執,即消滅一切外在的敵人」。
    當我們遇到逆境不如自己的心意時,責怪自己或埋怨別人是無濟於事的,應該覺察自己是否又起煩惱心,以至於我們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更無法有效的解決困境。

    「自然生起,自然滅」,當煩惱生起時,我們能時時保持覺察力及清淨的心,煩惱將不會持續困惱我們的心。
    如此,不斷的練習,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修持佛法,在困境中也能修持佛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好好努力]

    [好好努力]

    人生之所以會起起落落,都是因為「世間無常」的關係。很多人向我傾訴:他們遇到了人生的困境。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遇過「人生的困境」,然而,「困境」困住的並非是人生,而是人心。
    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無常」的特性,好的變壞、壞的變好,沒有永恆不變的世間。
    遇到逆境時,千萬不要放棄任何機會,也不要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氣餒,在時機轉變的時候好好努力,一定能改變自己眼前的際遇。如果「無常」能困住你,那麼「無常」也能幫助你。願大家共勉之。

    ~蘇南嘉措仁波切

    [妄心]

    [妄心]

    有時,外境不見得會傷害我們,真正傷害我們的,是我們對於外境的看法與想法。那顆與順逆外境相呼應的妄心,就是苦的根源,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

    ~蘇南嘉措仁波切

    #普巴金剛灌頂大法會 #上師開示_摘錄

    #普巴金剛灌頂大法會
    #上師開示_摘錄

    .
    ▍️灌頂前 開示

    普巴金剛灌頂的修法
    主要是遮止內、外一切障礙與災難

    此法門
    是我於五明佛學院學習時
    在法王如意寶的座下
    得到口傳與灌頂的授權
    後來,我落腳在尼泊爾時
    貝諾法王亦授權予我

    今日適逢藏曆初十蓮師薈供日
    我們一同聚集在臺灣桑耶寺
    來到壇城前、身旁有金剛師兄
    又於如此炎熱的盛夏
    撥空前來修持普巴金剛法門
    不僅是難得的發心、亦是難得的殊勝!

    我們以誠懇的心、身口意專注
    觀想普巴金剛本尊
    觀想累劫累世所認識的有緣眾生們,以及
    今日沒有緣份到此修法的父母親、親朋好友們
    帶領他們共同來修持、祈請普巴金剛
    在上師、壇城與僧眾前
    一起共同修法

    .

    ▍️法會圓滿 開示

    天氣很熱,大家辛苦了!

    希望
    我們可以多持誦普巴金剛心咒
    還有蓮師心咒

    希望
    佛弟子們能夠共同一起來
    多為這世間做一些利益他人之事

    在印度、尼泊爾、西藏
    還有不丹各地方的寺院
    都特別有修持蓮師薈供

    還有,一件事情…

    我們目前正在興建台灣桑耶寺佛學院
    已經從地基基礎慢慢的往上蓋
    地基裡有來自各地方弟子的發心供養
    預埋了眾多菩薩的寶瓶
    進度即將來到一樓大殿壇城的支柱
    計畫預埋普巴金剛杵坐鎮於其中

    同時
    我們亦齊心動員為建築飾板上色
    預計大概會花費三年多的時間
    我們慢慢的、一筆一劃的
    來上色、來完成

    有幾位畫家,他們來自不丹
    願意千里迢迢來幫忙我們
    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也很感謝他們

    除了基本的上色之外
    我們也需要
    有塗色經驗、渲染基礎的信眾幫助
    歡迎大家空閒時
    共同來參與興建佛學院的歷程
    也為自己留下很好的記錄

    法會已圓滿
    我們從早上開始到最後一刻
    一起將修法、念誦心咒的功德
    迴向歷代祖先、有緣眾生
    還有六道輪迴的一切眾生

    我們好好的來迴向

    感恩 阿彌陀佛

    .

    ▍️請供普巴金剛杵(寺廟柱子裝藏用)

    飽受痛苦的惡夢

    [飽受痛苦的惡夢]

    我們都知道金剛乘的修行次第有四部密續。四部密續的建立是根據不同根器,產生四種不同的修行層次,從實相而言,密法也只是為了求解脫的方便道。

    有人認為希求佛果、拘泥教法是一種執著,是一種求道的癡心,所以應該什麼都不必在乎、不必在意。其實這是修行的偏差,乃是愚癡的表現。

    若將輪迴比喻成飽受痛苦的惡夢,那麼我們也該努力修持醒夢的方便道。我們都還未能從迷夢中清醒,怎麼能放棄如此殊勝的醒夢方便呢?

    在輪迴的現象尚未消融於清淨法界之前,我們還是要秉持學佛求解脫的細微癡心,不能輕易捨棄密法,捨棄希求佛果的信念與決心。

    —蘇南嘉措仁波切

    學習止息私慾~徹底斷除我們與他人的苦難

    [學習止息私慾~徹底斷除我們與他人的苦難]

    苦,來自於多生多世積習成性的自私;悲,來自於狹隘的我執,自我為主的態度。我們的ㄧ生追逐享樂,ㄧ想到苦就擔心害怕,也正因為我們的懦弱與逃避,所以悲苦不斷。
    勇敢的菩薩們身處於紅塵俗世中,欣然地接受苦難。儘管世俗中短暫之欲樂賞心悅目,菩薩們也不為所動,而在苦難中成就,並從勇氣與利他中獲得恆常的喜樂。
    讓我們學習菩薩的精神背負自他的悲苦,止息我們的私慾。如此,才能徹底斷除我們與他人的苦難。

    蘇南嘉措 仁波切

    覺察自己

    [覺察自己]

    「消滅一切我執,即消滅一切外在的敵人」。當我們遇到逆境不如自己的心意時,責怪自己或埋怨別人是無濟於事的,應該覺察自己是否又起煩惱心,以至於我們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更無法有效的解決困境。「自然生起,自然滅」,當煩惱生起時,我們能時時保持覺察力及清淨的心,煩惱將不會持續困惱我們的心。如此,不斷的練習,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修持佛法,在困境中也能修持佛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了知苦樂的覺受

    [了知苦樂的覺受]

    如果不了知"苦樂的覺受"乃是來自於自心的感覺,而只會埋怨外境,則無止盡的痛苦嗔恨之火和惡業(對付他人)將越來越增上。假想的敵人尚未消滅,自心的相續已污染

    蘇南嘉措仁波切

    修心,將內心世俗的東西日漸減少

    [修心,將內心世俗的東西日漸減少]

    真正的修行是改變自己的心。而改變心的表現就是你心中的某種世俗的東西在日漸減少,而不是在增加。

    蘇南嘉措仁波切

    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佛法沒有深淺、高低,人心才有深淺、高低的分別,法要用到心上,能幫你調伏自心的,才是佛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苦是自找的

    [苦是自找的]

    凡事,無論好事壞事,知道了就好,別抓著不放;抓著不放,只會讓你的心受苦。所以說「福不是求來的,苦是自找的」,就是這個道理。

    ~蘇南嘉措仁波切

    好好努力

    [好好努力]

    人生之所以會起起落落,都是因為「世間無常」的關係。很多人向我傾訴:他們遇到了人生的困境。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遇過「人生的困境」,然而,「困境」困住的並非是人生,而是人心。
    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無常」的特性,好的變壞、壞的變好,沒有永恆不變的世間。
    遇到逆境時,千萬不要放棄任何機會,也不要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氣餒,在時機轉變的時候好好努力,一定能改變自己眼前的際遇。如果「無常」能困住你,那麼「無常」也能幫助你。願大家共勉之。

    ~蘇南嘉措仁波切

    妄心

    [妄心]

    有時,外境不見得會傷害我們,真正傷害我們的,是我們對於外境的看法與想法。那顆與順逆外境相呼應的妄心,就是苦的根源,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

    ~蘇南嘉措仁波切

    《善用佛法來覺照自己的心》

    《善用佛法來覺照自己的心》

    「消滅一切我執,即消滅一切外在的敵人」。
    當我們遇到逆境不如自己的心意時,責怪自己或埋怨別人是無濟於事的,應該覺察自己是否又起煩惱心,以至於我們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更無法有效的解決困境。

    「自然生起,自然滅」,當煩惱生起時,我們能時時保持覺察力及清淨的心,煩惱將不會持續困惱我們的心。
    如此,不斷的練習,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修持佛法,在困境中也能修持佛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堅定

    堅定:
    如臨終時我們一生的修行能派上用場,心中很堅定一生走修行的路沒有走錯、很有把握,我們這一生就算是貧窮不遂、窮困潦倒,我們這輩子就成功了;如平日沒有好好修行,臨終時連最珍愛的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財物、親人,這時才懊悔不已,就算這輩子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也是徹底失敗。

    — 蘇南嘉措仁波切

    [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

    [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

    對於沒有學習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信仰的人而言,死亡的確是一樁既悲哀又無奈的事。相反的,如果一個擁有堅固信仰的學佛之人,便能夠認知生死相續相生的事實,也就能幫助我們消融對於死亡的畏懼。在面對死亡課題之時,儘管恐懼、不知所措的情景有之,卻能豁達以對。
    覺悟者的眼中看來,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憂喜?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學習正面思考]

    [學習正面思考]

    作任何計劃或決定前,要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心若受憤怒、忌妒、貪婪、恐懼或無自信心等負面因素影響,人就會焦躁不安,產生錯誤的判斷與期待。這時,擁有覺察的能力就很重要,覺察到自己心理出現負面的情緒,同時,要培養控制自己內心不受負面情緒影響的能力,能有正知正見,就能作出最正確的決定與做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

    [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
     

    漢傳佛法裡,有位維摩詰菩薩以在家居士的形象遊走人間,他曾說過一句話:「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眾生罹病,如同自己生病,這是何等的慈悲,體現菩薩關懷眾生的殊勝大悲心。

    如今我們這個世界,正面臨瘟疫惡疾蔓延,許多人遭受病苦折磨甚至不幸死去,我衷心期盼大家能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盡自己的一份力,多關懷、幫助、解除眾生的疾苦。

    眾生是我們寶貴的善根,也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曾經相愛過的父母眷屬,千萬不可自私、冷漠、幸災樂禍看著眾生受苦。愛護眾生就是愛護自己,眾生無病,三界寧靜,我們學佛的人,方能得到真正的安樂。

    —蘇南嘉措仁波切

    [開始]

    [開始]

    再漫長的成佛之道,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迅速的即身成就之路,不邁開雙腳實踐也無法圓滿。


    — 蘇南嘉措仁波切

    [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

    [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

    對於沒有學習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信仰的人而言,死亡的確是一樁既悲哀又無奈的事。相反的,如果一個擁有堅固信仰的學佛之人,便能夠認知生死相續相生的事實,也就能幫助我們消融對於死亡的畏懼。在面對死亡課題之時,儘管恐懼、不知所措的情景有之,卻能豁達以對。
    覺悟者的眼中看來,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憂喜?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善待一切與你有緣的眾生]

    [善待一切與你有緣的眾生]

    善待一切與你有緣的眾生,並試著幫助那些無助的人,即使力量很薄弱,如果不行,也請不要傷害他們。
    在培養種種外在嗜好的時候,別忘了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蘇南嘉措仁波切

    [ 佛法的真理 ]

    [ 佛法的真理 ]


    學佛並非是為了世間名聞利養,而是想從修行的過程中掌握真理;正如世尊為了真理犧牲世俗的一切,也如蓮師隻身入藏只為弘揚佛法、宣揚真理。

    佛法的真理,在於解除自他的一切痛苦,如果我們把真理留在儀軌文字裡、掛在口頭上,卻沒用在淨化身心,以致待人處事沒有長進,很顯然並沒有把追尋涅槃的事放在心裡。

    沒有體驗真理、實現解脫的企圖心,用這種態度學佛,最多只是安慰與欺騙自己,很難有到達智慧彼岸的那一天。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感恩已經擁有]

    [感恩已經擁有]

    對於得不到的欲求內心耿耿於懷,不如珍惜、感恩已經擁有的。欲望如同喝鹽水一般,永遠不會止渴。簡單的生活和知足感恩的心,才是快樂的泉源。


    #蘇南嘉措仁波切

    [困住]

    [困住]
    "我執"是我們在自己的輪迴人生中佈下的天羅地網,只要想著「這是我,我的…,我要…,我覺得…,我認為…」,人們就和他的自我捆綁在一起,就好像鳥被羅網困住。


    蘇南嘉措仁波切

    [勘破生死秘密]

    [勘破生死秘密]

    漢傳《金剛經》有句話非常殊勝:「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們若想以虛妄的心識,去窺探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性,以為能藉此明心見性、花開見佛,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因此這珍貴稀有的佛性,成了六道輪迴裡難以勘破的秘密。


    金剛乘的密法,就是為了勘破這生死秘密,所以才在人間流傳,這都要感謝無數尊貴上師的慈悲與努力,讓我們能夠聽聞這百劫難遇之法。


    如今你們已經得見金剛乘密法,當知因緣難得,一定要好好修持不可懈怠。


    —蘇南嘉措仁波切

    〖 上師法語 〗

    〖 上師法語 〗


    -  心中安住 上師
        一切都歸清淨
        一切都有了檢視的依據

        凡事學著不往壞處想
        心自然安定

    .
    -   有我  
         確實是一個無明煩惱的起頭
         我們勤於為他人服務設想
         就是減少自我中心的一個好方法

         這個部份 
         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

    .
     —— 尊貴上師  蘇南嘉措仁波切
             於東勢閉關中心所作開示

    [視怨敵為上師]

    [視怨敵為上師]

    一般人都很在意別人說的話,其實想得開和想不開,只是一念之間,即使別人在言語和行動上欺負我們,仍然不要有分別心,要從心裡對他好,要思惟一定是因為過去的因緣才有今天的事情發生,不可以把事情放在心裡,要珍惜這種因緣,視對方如上師,這樣我們就不會有敵人。

    蘇南嘉措仁波切

    堅定

    [堅定]
    如臨終時我們一生的修行能派上用場,心中很堅定一生走修行的路沒有走錯、很有把握,我們這一生就算是貧窮不遂、窮困潦倒,我們這輩子就成功了;如平日沒有好好修行,臨終時連最珍愛的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財物、親人,這時才懊悔不已,就算這輩子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也是徹底失敗。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七因果」修心法

    「七因果」修心法


    在藏傳佛教裡,「菩提心」是學佛、修行、無我利他的根本關鍵。修持「菩提心」利益眾生有兩大傳承,一種是阿底峽尊者傳授的「七因果」修心法;另一種則是自他平等與交換法。

    這兩種方式都是屬於世俗菩提心的修持,更是進入勝義菩提心的入門方式,希望大家能反覆練習觀修,累積福德資糧,趨入大乘解脫正道。


    ~蘇南嘉措仁波切

    [飽受痛苦的惡夢]

    [飽受痛苦的惡夢]

    我們都知道金剛乘的修行次第有四部密續。四部密續的建立是根據不同根器,產生四種不同的修行層次,從實相而言,密法也只是為了求解脫的方便道。

    有人認為希求佛果、拘泥教法是一種執著,是一種求道的癡心,所以應該什麼都不必在乎、不必在意。其實這是修行的偏差,乃是愚癡的表現。

    若將輪迴比喻成飽受痛苦的惡夢,那麼我們也該努力修持醒夢的方便道。我們都還未能從迷夢中清醒,怎麼能放棄如此殊勝的醒夢方便呢?

    在輪迴的現象尚未消融於清淨法界之前,我們還是要秉持學佛求解脫的細微癡心,不能輕易捨棄密法,捨棄希求佛果的信念與決心。

    —蘇南嘉措仁波切

    [卸下假面具]

    [卸下假面具]

    來到寺院,就要卸下生命的假面具,放下你此生累積的虛妄成就,丟掉浪費你一生的無用事物;在蓮師面前,你今生獲得的一切世俗事物都是夢幻泡影;在上師面前,要發自內心的謙卑聽聞法教,時時刻刻不離上師,如此,才有可能領受三寶的真實利益,你才會遇見真正的自己。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平日修持的重要-3#

    #平日修持的重要-3#

    前幾天我碰到一位出家僧人,出家至今四年,他描述出家後生活充實忙碌,每天忙著放生、煙供等等善行工作。其實剃度出家的目的,不在於這些善行義舉,而是心中放下一切,內心自在過著僧人的生活,才是真正剃度意義。倘若我們修行出證量境界,則無需勤於渡眾,自然就是渡眾,一切所行就是修行、所言就是佛法!所以,當我們從事任何一個善行佛事,要先回頭看看自己出發心,是以何種角度心態而去行事。

    #蘇南嘉措仁波切 慈悲開示

    [開始]

    [開始]

    再漫長的成佛之道,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迅速的即身成就之路,不邁開雙腳實踐也無法圓滿。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打破執著]

    [打破執著]

    眾生總有方方面面的執著,執著生活習慣、執著個人喜好、執著親友眷屬……等等,居家自然容易將個人喜好無限擴張,放大了「我」。
    佛說三藏十二部的經典,無非是教導我們「打破執著」。《大乘心地觀經》觀心品云:「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人多因惡緣而起惡心,所以到寺廟親近善知識,「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因著上師的慈悲教導,金剛兄弟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勉勵,自然而然較能放下「我」的執著。
    我們如果能夠讓自己經常處在佛緣、善緣、法緣當中,我們的菩提道業便能日日增長啊!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把握時間]

    [把握時間]

    佛法並不是會永遠在世間流傳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不是佛法的問題,而是眾生負面的集體業力聚集增長到某個程度,內心無福也無法領受法教,佛法自然就會從世間消失。

    如今佛法已經出現衰落的現象,不外乎是現在的眾生共同的惡業日趨強大,見解與意樂都往敗壞的方向發展,人們對於善法越來越不重視,甚至反過來破壞善法。

    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佛法在這世上終有消失的一日,希望我們都要把握時間,好好修行,以免墮入輪迴後在無佛之世出生,那時即便得到人身,卻也聽不到一句佛法,連佛號都不能聽到,更遑論解脫了。

    —蘇南嘉措仁波切

    [善根不盡的菩提心 ]

    [善根不盡的菩提心 ]
    法王的教言

    比如,沒有以菩提心攝持的善根,會被未迴向顛倒迴向等摧毀善根的四種因所滅盡。而以菩提心攝持的善根,就算微乎其微,也會令我們暫時獲得人天不可思議的安樂富足,在沒有究竟證得菩提之前,善根一直越來越增長,不會有窮盡的時候。就像<<入菩薩行論>>中所說「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恆生果非僅不滅反增茂。」

    《學習正面思考》

    《學習正面思考》

    作任何計劃或決定前,要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心若受憤怒、忌妒、貪婪、恐懼或無自信心等負面因素影響,人就會焦躁不安,產生錯誤的判斷與期待。這時,擁有覺察的能力就很重要,覺察到自己心理出現負面的情緒,同時,要培養控制自己內心不受負面情緒影響的能力,能有正知正見,就能作出最正確的決定與做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下一頁

六道眾生都曾如父母般愛護你,你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愛與慈悲。

生、老、病、死是一條沒有橋樑或淺灘的河流,你們把船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們虛度此生,空手離開世間,那麼在未來,人身將非常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