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桑耶寺 上師開示

    信用最重要,寧可賺不到錢

    信眾請示:公司急於出售,如何能有善緣、有助力,順利賣出?

    仁波切指示首先產品要先有好的品質,公司及商品有好的包裝,才能夠有好的銷售!也就是要有好的品牌形象、好的口碑與信用。先把心靜下來,仔細思考如何才能擁有好產品好形象,並且建立好商譽。整理規劃好以後,找對方向與找對人脈,最好的東西,才能賣出好價錢。

    最後,仁波切補充說,這句話一定要背起來很重要:「信用最重要,寧可賺不到錢,不可以信用破產,我們賣的是信用,不是商品。」

    三主要道(一)

    三主要道(一)

    蘇南嘉措仁波切 講解
    (慈悲開示)

         要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必需透過修行使內心意識清淨、內心深處得到安祥,升起慈悲心;進而產生幸福感,提升精神生活層面。仰賴物質慾望而得到的滿足,這種生理層面,幸福感是很短暫的。

         修行的基礎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學習自省自悟,自我凈化,能有智慧洞察萬事萬物,顯現慈悲方便利益眾生的人格特質。如此自然而然就會把「我」放下,以慈悲為本。
    如此會更有遠見,心胸更加寬廣,會將佛陀所宣導的寬容、和平、祥和、慈愛、平等的氛圍帶給周圍的人,會不求回報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消除他們的痛苦。

         佛教是淨化人生「智慧與慈悲」為內容的教育!是一種教人積極向上,圓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暗;消除內心負面觀點,點燃智慧之明燈。

    如果把它理解為某些種陳舊的教條模式或教派的區分、偏執的宗教信仰這些都是錯誤的。

    發起願行菩提心

    即便是個凡夫,只要他發起願行菩提心,我們就要將他視為菩薩,因為菩提心極為珍貴,是修行成就、悟道成佛、解脫生死的唯一關鍵。

    若密乘弟子對具備菩提心的人產生嗔怒恨心,那將會是極大過失,對於修行會產生很大障礙。由於我們並不知道身邊的人是否具備菩提心,最好的方法就是:
    禮敬愛護所有的眾生,將其視為佛菩薩的化身,那麼我們的善根,將會聚集不可思議的功德。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七因果」修心法

    在藏傳佛教裡,「菩提心」是學佛、修行、無我利他的根本關鍵。修持「菩提心」利益眾生有兩大傳承,一種是阿底峽尊者傳授的「七因果」修心法;另一種則是自他平等與交換法。

    這兩種方式都是屬於世俗菩提心的修持,更是進入勝義菩提心的入門方式,希望大家能反覆練習觀修,累積福德資糧,趨入大乘解脫正道。


    ~蘇南嘉措仁波切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口傳與講述

    網路連結: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口傳與講述

    蘇南嘉措仁波切生平與台灣桑耶寺的緣起

    網路連結: 蘇南嘉措仁波切生平與台灣桑耶寺的緣起

    前行、正行、結行

    任何修法、持咒、念佛都需要「前行、正行、結行」,比如修持百字明咒懺悔前,要生起「願為所有眾生修法」的菩提心;持咒「正行」時,要遠離執著紛擾的心,觀想百字明咒的種子字與功德、觀想自己與六道眾生一起在佛前懺悔業障;修法圓滿後更要注重「結行」,要秉持自性清淨的態度將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如此,方能殊勝圓滿。

    #蘇南嘉措仁波切

     

    修行是每日必要的堅持

    持咒念佛需要穩定專注的心念,而心念與環境、時間息息相關,若修持的時空環境無法保持寧靜與專注,亦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念佛。

    我們剛開始修行無法要求自己身心全然投入,可以利用日常的片刻練習使自己進入狀況,正如濁水只要給它一點時間,依然能夠沉澱成清水。

    修行是每日必要的堅持,需要培養習慣以及過程的累積,初期不要刻意追求持咒念佛的次數,如果為了每日的功課產生煩惱,反而失去修行的真正意義。

    #蘇南嘉措仁波切

     

    命運大都是業力的顯現

    皈依弟子請示仁波切:過去幾年身體一直出狀況,連續開了大大小小的刀,請問仁波切應該如何做才能改善?
    仁波切開示:命運大都是業力的顯現,蓮師說「宿世造何業,當觀今此身;未來生何處,依賴今此業」。你要多多懺悔,但是不需要太難過,每一次生病,惡業也就消除了。同時,可以把違緣轉為道用,內心觀想與我生同樣病的眾生,我代替他們承受,希望他們都能免除痛苦。這樣慢慢的內心轉念,一切都會好轉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如何說服家人也學佛?

    弟子請示仁波切:如何說服家人也學佛?!

    仁波切開示:學佛是明白道理之後,改變我們的內心,不是把佛法當成學問在研究。講了一嘴的好佛法,但是內心像垃圾桶一樣髒亂也是沒用的。學佛後從內心改變,自己的身口意都能遵循佛陀的法教,這樣家人親友都能感受到學佛的好處,也就會跟著想要學佛,不用多費唇舌,自然能夠接引有緣的眾生。如果講了一口好佛法卻言行不一,那麼喊破喉嚨也是無用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台灣桑耶寺
    #蘇南嘉措仁波切

     

    四皈依咒

    「四皈依咒」
    南摩古嚕貝(皈依上師)
    南摩布達雅(皈依佛)
    南摩達摩雅(皈依法)
    南摩桑嘎雅(皈依僧)

    皈依的師兄請示仁波切:
    請問仁波切我們皈依要唸誦10萬8千遍的四皈依文,請問上師為何要我們慢慢的唸?!
    仁波切開示:唸誦皈依文不是急著把數量唸完,而是要一面唸誦,一面要思維清楚為何要皈依三寶?如何成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皈依後內心是否有改變?是否從今往後不論碰到任何問題道心都不會退轉?是否明白生命的真理?皈依不是求保佑、求發財、求不會生病。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這些都是不變的道理,學佛真正的用意不是逃避這些問題,而是碰到問題時能夠冷靜的面對和解決。如果能明白這些道理,這樣不論好、壞、悲、喜,內心都能夠平靜,生活自然會安樂。

    蘇南嘉措仁波切

    #台灣桑耶寺
    #蘇南嘉措仁波切

     

     

    平日修持的重要-4

    人生時光短暫易逝,分秒都在剎那生滅,第一剎那過去,第二剎那就是無常,因此平日修持更顯重要。 法王如意寶說:”六字大明咒或阿彌陀佛心咒持誦六百萬遍,能往生淨土不墮惡趣。” 娑婆世界的本質是無常,平時恆常不懈的修行,則能幫助我們洞悉透徹無常的本質,更能提早因應對策,內心自然常保樂觀自信、清淨自在,待人處世角度立場也會和一般人大相徑庭;甚至面對死亡,因掌握臨終竅訣,非但毫無畏懼,還能享受箇中奧妙喜悅,猶如親赴一場生命饗宴。然而生命能否綻放這般的從容自在,就需要依靠平日裡持之以恆的修持,殷勤播種灌溉,才能盛開出如此殊勝的雋永芬芳。

    祈願今日所有法會參與者同沾法益!

    #蘇南嘉措仁波切 慈悲開示
      109.11.29咕嚕咕咧佛母火供法會

     

    平日修持的重要-3

    前幾天我碰到一位出家僧人,出家至今四年,他描述出家後生活充實忙碌,每天忙著放生、煙供等等善行工作。其實剃度出家的目的,不在於這些善行義舉,而是心中放下一切,內心自在過著僧人的生活,才是真正剃度意義。倘若我們修行出證量境界,則無需勤於渡眾,自然就是渡眾,一切所行就是修行、所言就是佛法!所以,當我們從事任何一個善行佛事,要先回頭看看自己出發心,是以何種角度心態而去行事。

    #蘇南嘉措仁波切 慈悲開示
      109.11.29咕嚕咕咧佛母火供法會

     

    平日修持的重要-2

    如果我們平時就習於觀想持咒,練習將心安住佛法,無常來臨早有準備,胸有成竹,不致驚慌失措,如此生活將呈現另一種品質,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自信、自在與尊嚴。自身的改變進而影響身邊親友,感受到學佛的受用,深受感動生起學佛之心,如此便是渡化眾生。

    #蘇南嘉措仁波切 慈悲開示
      109.11.29咕嚕咕咧佛母火供法會

     

    平日修持的重要-1

    我們平常就要持咒修持,將自心融入佛法;而非遭遇困難才持咒求佛,臨時抱佛腳。好比上戰場,平日就要將刀磨利;非臨陣磨刀,當無常大軍攻入,才懊悔不已,為時已晚!

    #蘇南嘉措仁波切 慈悲開示
      109.11.29咕嚕咕咧佛母火供法會

     

    《行善修行就是最好的陰宅風水》

    一般人看待生後事常慎重其事,會在生前便精心挑選往生後要殮葬的陰宅風水。由於現今科技高度發展、土地過度開發,我們不得不面臨土地水土保持、天候變遷異常、環境空氣污染等等的切身問題,要尋找一坏安身立命的「棲魂之所」誠屬不易!
    西藏人對生死有回歸大自然的觀念,生後事常以天葬方式處理,一切返樸歸真,也藉此提醒後人世事無常,看透生命真正的本質是無常,珍惜在有限寶貴的人生中,要多行善修行、多行有意義之事。人生再燦爛輝煌,歲月悠悠,一晃眼二腿一伸,也不過是天葬台上一團腐肉,無常一到只能孤獨前往淒涼的奈何橋,沈淪於無情的六道輪迴中。
    反觀現今,可能不易有像西藏天葬的地理條件,但反思我們是不是能以更友善、更環保的方式,來處理生死大事?比如以樹葬取代傳統殮葬方式,塵歸塵、土歸土,人往生後能回歸純樸自然,還給後代子孫乾淨無染的生存空間,最終神識也能於廣闊無垠的宇宙中自在遨遊。
    另外,有些人捐款行善,喜歡將自己名字刻在橫樑龍柱上,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希望名垂千史,供後人景仰。這真的是行善嗎?
    藏地有個很有名的公案,印度有一位大班智達<彌帝嘉那>尊者,得知其母親往生後,神識被困在西康遊牧民族中一塊煮食燒水用的石墩中,每當燒水煮飯時,母親都被熾熱紅通的石墩,燒得痛苦不堪,投生到石墩中屬於孤獨地獄的一種。尊者為救母親投生善趣,隻身前往西藏,礙於語言不通,歷經千辛萬苦、想方設法救出母親的故事;《普賢上師言教》中,也有提到邊境地獄的可怖,邊境地獄、孤獨地獄是怎麼來的?福禍無門,唯人自招。人的心有時真的很可怕,作繭自縛而不自知!
    人往生時若可將萬緣放下,心中無任何貪執,能將生前所行善業、所學佛法派上用場,才是最大的助益,才能真正獲得自在解脫!

    #蘇南嘉措仁波切

     

    密法裡有答案

    佛陀當初三轉法輪,初轉法輪講四聖諦苦、集、滅、道,有提及無我的空性概念;二轉法輪依前面初轉法輪的基礎,講般若波羅蜜多、心性的空性;三轉法輪講心的本性、心性的光明、如來藏。
    依眾生的根機不同宣講不同內容的法要。有人認為二轉法輪的心性空性和三轉法輪講心性光明、如來藏,內容有矛盾;有人認為並無矛盾,密法的大圓滿法就認為二者並無矛盾衝突。心性空性與光明是雙運,雙運就是合一,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二者是一體兩面。
    如同你要去拉薩,如果你有三大阿僧期劫的時間,可以慢慢走去拉薩;也有不同交通工具,可以坐直達飛機直飛拉薩。證悟解脫,不是這麼容易,但密法裡有答案,大圓滿法是一條能迅速獲得解脫的捷徑,非常殊勝,是佛法九乘之頂飾,殊勝中的殊勝!

    #蘇南嘉措仁波切

     

    《內心的風水》

    中國人講究地理風水,買房選地常喜歡請風水師堪輿,希望能尋找一塊有助升官發財、庇佑子孫的興旺寶地。但殊不知真正的風水不在外面,而是在於一個人內心。
    當一個人內心擁有善良與仁慈,自然慈眉善目,待人心平氣和,處事穩重踏實,與之相處自然會產生信任感與歡喜心。
    所謂「相」由心生,「相」除了自身氣色面相,也包括外在人際關係、家庭事業,心善外相一切自然皆都能吉祥順遂,迎福納財。
    就算原本地理環境並非風水寶地,當一個內心善良、充滿慈悲的人,在這居住久了,此地也會變成順風順水。一般人觀念都認為「福地福人居」,其實是福人自然居福地,而真正的風水在於一個人內心的善良與慈悲,這才是我們要尋找的風水福田。

    #蘇南嘉措仁波切#

     

    將五毒轉為五智

    對境可以影響心情,同樣,也可以磨鍊心志。看自己的心成為被五毒煩惱、妄念所驅使的奴隸,還是能將五毒轉為五智的主人。

    #蘇南嘉措仁波切

     

    相應

    我們的習氣和情緒是如此強而有力,為了要對治他們,必須要不斷的努力。
    只要我們能持續地修行,把聽聞的佛法用在心上,我們就能漸漸的改變並逐漸與諸佛菩薩相應。


    #蘇南嘉措仁波切

     

    感恩已經擁有

    對於得不到的欲求內心耿耿於懷,不如珍惜、感恩已經擁有的。欲望如同喝鹽水一般,永遠不會止渴。簡單的生活和知足感恩的心,才是快樂的泉源。


    #蘇南嘉措仁波切

     

    覺察自己

    「消滅一切我執,即消滅一切外在的敵人」。當我們遇到逆境不如自己的心意時,責怪自己或埋怨別人是無濟於事的,應該覺察自己是否又起煩惱心,以至於我們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更無法有效的解決困境。「自然生起,自然滅」,當煩惱生起時,我們能時時保持覺察力及清淨的心,煩惱將不會持續困惱我們的心。如此,不斷的練習,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修持佛法,在困境中也能修持佛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好好努力

    人生之所以會起起落落,都是因為「世間無常」的關係。很多人向我傾訴:他們遇到了人生的困境。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遇過「人生的困境」,然而,「困境」困住的並非是人生,而是人心。
    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無常」的特性,好的變壞、壞的變好,沒有永恆不變的世間。
    遇到逆境時,千萬不要放棄任何機會,也不要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氣餒,在時機轉變的時候好好努力,一定能改變自己眼前的際遇。如果「無常」能困住你,那麼「無常」也能幫助你。願大家共勉之。


    #蘇南嘉措仁波切

     

    為他人著想

    一個成功或成熟的人,會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他人著想,能理解或諒解他人的過錯,不讓煩惱擾亂自心的安然,同時帶給人們溫暖和希望。


    #蘇南嘉措仁波切

     

    困住

    "我執"是我們在自己的輪迴人生中佈下的天羅地網,只要想著「這是我,我的…,我要…,我覺得…,我認為…」,人們就和他的自我捆綁在一起,就好像鳥被羅網困住。


    #蘇南嘉措仁波切

     

    放下

    生命的本質無常而短暫;生命的價值也因此顯得珍貴而難得。我們都應放下萬緣好好學佛,免得浪費這個寶貴人身。


    —蘇南嘉措仁波切

     

    珍惜今生轉化的善緣

    這個世間乍看越來越豐富,而人心確越來越空洞。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不明瞭人生真正的意義,一眛的向外追逐,所求越來越多,痛苦越甚。
    人生沒有理想,修行沒有方向,內心當然惶恐,當然空洞。所以你一定要對自己的道路有深刻的理解,深刻到不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人身難得,而幸遇正法更難得。如果你錯過今生轉化的善緣,何時才能再度擁有?


    -蘇南嘉措仁波切-

     

    卸下假面具

    來到寺院,就要卸下生命的假面具,放下你此生累積的虛妄成就,丟掉浪費你一生的無用事物;在蓮師面前,你今生獲得的一切世俗事物都是夢幻泡影;在上師面前,要發自內心的謙卑聽聞法教,時時刻刻不離上師,如此,才有可能領受三寶的真實利益,你才會遇見真正的自己。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把握時機

    娑婆世界從表面來看,是個充滿遺憾與痛苦的五濁惡世。眾生的容貌不佳、身體不淨、內心充滿三毒煩惱,放眼望去都是五欲六塵,環境更是骯髒不堪。


    可是這個世界,卻非常適合修持厭離心、菩提心、慈悲心,功德遠遠勝過其他清淨剎土。所以光明王如來曾讚嘆娑婆世界:「在我們佛土修持精進十劫的善根,還不如在娑婆世界一晌午修慈心的功德大。」


    如今我們已在娑婆,希望大家把握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時機,努力學佛,精進修行,解脫生死。


    —蘇南嘉措仁波切

     

     

    深刻明白、深信不疑

    如果我們深刻明白、深信不疑因果業力的原理,早上聽到這樣的道理,下午就能獲得佛法的利益;今天明白這個道理,明天就能獲得佛法的加持。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只願能將人間化為淨土

    不奢望今生成佛,只願能將人間化為淨土。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妄心

    有時,外境不見得會傷害我們,真正傷害我們的,是我們對於外境的看法與想法。那顆與順逆外境相呼應的妄心,就是苦的根源,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一步一腳印

    再漫長的成佛之道,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迅速的即身成就之路,不邁開雙腳實踐也無法圓滿。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滋養

    當你成為一位大乘菩薩後將會發現,救度眾生時的愛與慈悲宛如甘露,深深滋養你整個生命的旅程;如果人生沒有愛與慈悲,整個生命的旅程就會乾澀乏味。


    — 蘇南嘉措仁波切

     

    究竟是你在賺錢?還是錢在賺你?

    不可否認,在這世界生活,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錢。但透過這次的疫情震撼,也該明白健康地活著,比賺錢還要重要。
    藉著這個機會,我們應當時常去思維錢財帶來的世間過失,學習適當的去依靠與使用錢財,而非一味地只想著賺取金錢,同時更要認真思考:「究竟是你在賺錢?還是錢在賺你?」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不能活在過去

    生而為人,千萬不能活在過去,恐懼未來,卻忽略當下。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修心

    很多人熱衷修「護法」,認為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殊不知應該先修好自己的心;如果你努力修心,把心修持好了,你就是你自己最大的護法。


    —蘇南嘉措仁波切

     

    斷除我執

    學習佛法的目的,在於斷除我執迷亂,正如想要有效剷除一棵巨木,若能斬斷其根,巨木自然枯萎;同理可知,如果斷盡我執根源,三界輪迴妄相自然滅盡。唯有斷除我執,才能獲得真實的安樂與清淨。


    —蘇南嘉措仁波切

     

    具足資糧

    想在金剛乘裡學習密法,首先必須具備足夠的資糧。資糧並非是指金錢,而是「修行的本錢」。資糧道的修持若單單想靠打坐持咒禪定,沒有培養善業功德滋養善根,想要有所證悟是萬萬辦不到的。身語意三門善業沒有均衡增上成長,想在密法裡得到成就很困難。

    — 蘇南嘉措仁波切

     

    輪迴

    「輪迴」對於我們的生命實相而言,不過是一場又一場演不完的戲。三十年前剛來台灣弘法,有弟子不斷勸我多多宣揚前世的修行故事,雖然我的前世在康巴地區頗有名氣,很多當地的老人家,至今對那些前世的傳奇故事還能朗朗上口,但對於今生今世的佛行事業,必須肩負起責任的是我,而非我的前世。
    我們在娑婆世間,其實只是個無名的跑龍套小演員,不斷搬演「無明」撰寫的劇本,演完一齣又一齣,沒完沒了地一直演。如果一個演員總是走不出前一齣戲的情景,那麼現在正在上演的這檔戲,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演得好。
    我們應當專注的只有當下,至於已經結束的輪迴舊戲,就別放在心上。如果我們認真思維所謂的「前世」,比昨晚睡覺時做的夢還要虛無飄渺,不是嗎?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上一頁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下一頁

六道眾生都曾如父母般愛護你,你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愛與慈悲。

生、老、病、死是一條沒有橋樑或淺灘的河流,你們把船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們虛度此生,空手離開世間,那麼在未來,人身將非常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