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桑耶寺 上師開示

    利益眾生

    普通人在做生意時,都會想方設法,積極地想要賺到滿意的利潤;就算在公司上班,也會想要提升自己,爭取到更好的薪水、獎金、福利。如果能把這樣的心思,用在修行、利益眾生,這樣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蘇南嘉措仁波切

     

    生活是一本難唸的經書

    生活是一本難唸的經書,是一場不輕鬆的修行,更是一個無法任性逃避的賽局。我們總是對於他人在生活裏遇到的困境,態度非常輕鬆,隨口說出「該怎麼做」、「怎麼處理」、「怎麼放下」等等看似很有智慧的話語。
    我們之所以如此輕鬆,那是因為「別人面對的問題不是你自己的問題」。試想,你自己能很輕易化解自己的人生困境嗎?你能立刻放下一切,全心全意投入佛法嗎?你能立刻轉身離開你的家庭、眷屬、工作、乃至世俗的一切嗎?
    這就是你的、我的、他人的困局。
    我們必須更具同理心去看待他人的生活困局,用自他交換的態度去面對他人的痛苦,把自己真實的放入對方的生活裡,確實感受到眾生的苦痛,這樣你才有可能升起真實的慈悲心,你才能領悟到佛菩薩的大智慧。
    沒有同理心,就不可能擁有真實的慈悲心;沒有同理心,我執也很難消除,更遑論體會到佛菩薩的度眾智慧。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堅定

    如臨終時我們一生的修行能派上用場,心中很堅定一生走修行的路沒有走錯、很有把握,我們這一生就算是貧窮不遂、窮困潦倒,我們這輩子就成功了;如平日沒有好好修行,臨終時連最珍愛的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財物、親人,這時才懊悔不已,就算這輩子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也是徹底失敗。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前行

    「痛苦」是「吉祥」的前行。


    — 堪布寧瑪回憶 蘇南嘉措仁波切佛行事業過往點滴有感而發

     

    苦是自找的

    凡事,無論好事壞事,知道了就好,別抓著不放;抓著不放,只會讓你的心受苦。所以說「福不是求來的,苦是自找的」,就是這個道理。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接納所有

    「追求圓滿」,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分別心。真實的圓滿不是「超越」,也不是凌駕於一切事物之上。真實的圓滿,是接納所有的一切。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不要懼怕

    不要懼怕人生裡的苦難與困境。能夠改變你生命的殊勝種子,往往都是在最黑暗的時刻才能顯露光芒。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以慈悲心全然接受當下的一切

    真實的修行,是要觀察內在的潛能,並以慈悲心全然接受當下的一切,若能做到這些,我們的修行就會具備正向能量,幫助我們前往殊勝的成就之地。


    —蘇南嘉措仁波切

     

    內化

    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看到那麼多法門、那麼多傳承、那麼多佛學體系,免不了這個研究一下、那個接觸一下,翻找許多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然而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儘管累積了這麼多知識與學問,你的內心卻從未真正體驗這些美好佛法。
    換句話說:你並未把這些珍貴的法教,真實內化到你的生命裏,以致你對生命裡的許多東西仍抱持負面的看法,你的心依舊沒有明顯的改變,反而多了傲慢與偏見,還有莫名其妙的自命不凡。
    你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浪費了稀有的生命、甚至浪費了殊勝的佛法,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傲慢與偏見

    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看到那麼多法門、那麼多傳承、那麼多佛學體系,免不了這個研究一下、那個接觸一下,翻找許多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然而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儘管累積了這麼多知識與學問,你的內心卻從未真正體驗這些美好佛法。


    換句話說:你並未把這些珍貴的法教,真實內化到你的生命裏,以致你對生命裡的許多東西仍抱持負面的看法,你的心依舊沒有明顯的改變,反而多了傲慢與偏見,還有莫名其妙的自命不凡。


    你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浪費了稀有的生命、甚至浪費了殊勝的佛法,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 蘇南嘉措仁波切

     

     

    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完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看似很難,但實際上也很簡單,因爲永遠脫離不了身口意的修持。但是,我們每分每秒遭遇身邊的人事物時,在這麼短暫快速的時間,是否還能觀照自己的內心?每個剎那的念頭我們無法掌控,這是非常困難,雖然困難,但是仍要一點點地自我要求、慢慢改變。

    如此相信不僅對自己,還是對寺院都將朝正向發展、未來充滿希望。而佛陀的教法、蓮師的法脈也會因各位的努力不懈,將會傳承延續下去,開花結果,佛法終將傳遍世界各地,廣利無量眾生,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蘇南嘉措仁波切於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

     

     

    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4

    另外瑜珈士、皈依的弟子將來需要學習的內容有:

    1、每月初十、廿五薈供儀軌內容。

    2、大悲觀音救苦自解脫的儀軌,七七四十九天的超渡法會內容。

    3、寺院每年文武百尊超渡大法會的儀軌內容。

    4、台灣桑耶寺重要的法門學習,比如法會上的鈴杵供養。每個人都有機會執持金剛杵、手搖金剛鈴,不要害怕,會的人就大方教導不會的人,無需顧慮年紀長幼,學起來就是自己的。

    從今爾後,大家都要由自身做起,認真努力學習,傳承人人有責。前人將寺院系統建立完善,後人將有遵循依據,循序漸進依此而行,如此寺院才能真正殊勝莊嚴。

    倘若整個團體並未建立規範制度,你們內心也無法真正感受,而能有所改變。雖然跟隨仁波切多年,嘴上說是三寶的弟子,但反觀自己的內心,身、口、意三門卻絲毫無任何轉變,習氣仍然深重,心態依舊如故,如此將無法有所長進,對自己也無任何說服力。我們心裡真要好好思考人生的意義為何?來此是為了學習什麼?當我們遭遇外境時,面對一切的人、事、物,我們的身口意是否有改變?這才是我們真正要的!

     

    — 蘇南嘉措仁波切於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

     

     

    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3

    未來台灣桑耶寺將建立制度,大家需遵守寺院的規範,以下幾點請大家務必遵守規定:

    1、男女一律平等,衣著上將嚴格要求,皆不可穿著短褲、短裙。
    寺院是莊嚴的修行聖地,大家來寺要尊重寺院的規矩,彼此互敬互重。

    2、自行攜帶的飲料,請將寶特瓶等包裝,各自帶回,不要將垃圾髒亂留在寺院。大家來寺院的目的,在祈求平安、祈請菩薩保佑,以同樣的概念,尊重寺院的整潔莊嚴,恪守寺院的規矩,如此也才能得到菩薩的庇佑。

    3、寺院薈供和例行性法會時,請瑜珈士穿著瑜珈士服;將來皈依的弟子也會有統一的制服,讓人一目了然,哪些是皈依的弟子、哪些是新來的信眾。請大家遵守穿著規定,服裝整齊劃一,如此才能莊嚴道場。

    4、座位順序的安排,瑜珈士一定要位於前座,這是法傳承上的規矩。瑜珈士並非只是我們自認為和一般居士不同,因為瑜珈士在佛教上有其慎重的地位,需受持菩薩戒,戒律上需清淨持守,自己的早晚功課需修持好,份內己務需確實遵守,不然會有三昧耶戒問題。這些都是佛菩薩立下的規矩,有法上的傳承,請各位務必遵守,不要亂了規矩。

    若日後有瑜珈士忘了帶服裝,或因工作職掌,不便穿著瑜珈士服,也一定要坐在前座,而不能位於沒受戒的一般居士後面,不然將容易讓人違犯規矩戒律。

     

    — 蘇南嘉措仁波切於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

     

     

    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2

    佛法的真正作用性價值並非如此表面,而在於深入學習,才能了解通達。這麼多年大家都閱讀同樣的法本,但是相信許多人對於法本內容並未進一步深入了解。比如「薈供」,對於一個修學大圓滿法、受持金剛乘戒律的行者而言,是不同於小乘的行者,其中涉及到三昧耶戒律,身、口、意一切所造作的惡業,需要藉由此時惕勵懺悔。所以對金剛乘修行者而言,薈供是很重要的懺悔消業法門。

    在座諸位遠道而來,如薈供時只跟著隨口唸唸儀軌,但是內心一片空白,完全不了解法的內容意義,過去現在未來在認知上,都停留在只是參加一場法會而已,並未對法本的內容深入學習,去了解其意義、功德與殊勝之處。這樣將來大家在教導他人時,因爲自身不了解,也只能照本宣科,隨意地教授唸誦法本,根本不了解法本的內容,整個就失去了法脈傳承的意義。

    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建立有制度的系統,人生無常,期望大家在有緣能齊聚一堂時,努力將寺院興建起來,將蓮師正法在此穩固紮根,依循正統法脈傳承綿延下去,每個人更要自我督促、砥礪修學,將來才有能力教育傳承他人,將珍貴法脈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 蘇南嘉措仁波切於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

     

     

    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1

    寺院每逢藏曆每月的初十、廿五都會舉辦蓮師、佛母薈供,長期下來這樣的傳統未曾改變過。

    將來寺院一樣有傳承上的規矩,寺院和學院二者不同,整個團體的制度建立與管理系統是不一樣的,因為寺院有法脈上的傳承,必須遵守佛法傳承上制定的規矩;學院注重在佛法上教育,是以教育學習為主軸。

    我和堪布現在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人生無常,未來還有幾年時光誰都不知,台灣桑耶寺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建立紮根,將來仍需努力不懈,這不是靠我和堪布二人,而是需要靠在座的諸位共同努力。現在我們教育訓練大家,希望大家能認真用心學習,將來學有所成再教育訓練他人,這就叫「傳承」。將來如果我們往生了,還是得靠大家的努力傳承法脈,而非靠西藏那邊給予支援,所以現在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建立制度系統,系統完善後,大家才有遵循的依據,就能跟著同一個系統傳承走下去。

    完善的系統整個建立起來,才能產生強大的影響力。現在我們都只流於形式、嘴上說說,但實際上若無佛法作業的真實融入,也只是徒做表面功夫,內心並未生起真正的感受共鳴,一知半解地認為佛法就只是打發時間,今天有空就來湊湊熱鬧,明天一忙便無暇前來,日復一日、年年如此,時光荏苒歲月無情,大家漸行年邁,最後虛擲光陰ㄧ事無成,豈不可惜?

     

    — 蘇南嘉措仁波切於109.9/26.27薈供、煙供法會上慈悲開示。

     

     

    不怕

    不要懼怕人生裡的苦難與困境。

    能夠改變你生命的殊勝種子,往往都是在最黑暗的時刻才能顯露光芒。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修行的本錢

    想在金剛乘裡學習密法,首先必須具備足夠的資糧。

    資糧並非是指金錢,而是「修行的本錢」。

    資糧道的修持若單單想靠打坐持咒禪定,沒有培養善業功德滋養善根,想要有所證悟是萬萬辦不到的。

    身語意三門善業沒有均衡增上成長,想在密法裡得到成就很困難。


    — 蘇南嘉措仁波切

     

    珍惜今生轉化的善緣

    這個世間乍看越來越豐富,而人心確越來越空洞。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不明瞭人生真正的意義,一眛的向外追逐,所求越來越多,痛苦越甚。


    人生沒有理想,修行沒有方向,內心當然惶恐,當然空洞。所以你一定要對自己的道路有深刻的理解,深刻到不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人身難得,而幸遇正法更難得。如果你錯過今生轉化的善緣,何時才能再度擁有?


    -蘇南嘉措仁波切-

     

     

    過去

    生而為人,千萬不能活在過去,恐懼未來,卻忽略當下。


    — 蘇南嘉措仁波切

     

     

    開始

    再漫長的成佛之道,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迅速的即身成就之路,不邁開雙腳實踐也無法圓滿。


    — 蘇南嘉措仁波切

     

     

    困局

    生活是一本難唸的經書,是一場不輕鬆的修行,更是一個無法任性逃避的賽局。我們總是對於他人在生活裏遇到的困境,態度非常輕鬆,隨口說出「該怎麼做」、「怎麼處理」、「怎麼放下」等等看似很有智慧的話語。


    我們之所以如此輕鬆,那是因為「別人面對的問題不是你自己的問題」。試想,你自己能很輕易化解自己的人生困境嗎?你能立刻放下一切,全心全意投入佛法嗎?你能立刻轉身離開你的家庭、眷屬、工作、乃至世俗的一切嗎?


    這就是你的、我的、他人的困局。


    我們必須更具同理心去看待他人的生活困局,用自他交換的態度去面對他人的痛苦,把自己真實的放入對方的生活裡,確實感受到眾生的苦痛,這樣你才有可能升起真實的慈悲心,你才能領悟到佛菩薩的大智慧。


    沒有同理心,就不可能擁有真實的慈悲心;沒有同理心,我執也很難消除,更遑論體會到佛菩薩的度眾智慧。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演不完的戲

    「輪迴」對於我們的生命實相而言,不過是一場又一場演不完的戲。三十年前剛來台灣弘法,有弟子不斷勸我多多宣揚前世的修行故事,雖然我的前世在康巴地區頗有名氣,很多當地的老人家,至今對那些前世的傳奇故事還能朗朗上口,但對於今生今世的佛行事業,必須肩負起責任的是我,而非我的前世。


    我們在娑婆世間,其實只是個無名的跑龍套小演員,不斷搬演「無明」撰寫的劇本,演完一齣又一齣,沒完沒了地一直演。如果一個演員總是走不出前一齣戲的情景,那麼現在正在上演的這檔戲,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演得好。


    我們應當專注的只有當下,至於已經結束的輪迴舊戲,就別放在心上。如果我們認真思維所謂的「前世」,比昨晚睡覺時做的夢還要虛無飄渺,不是嗎?


    — 蘇南嘉措仁波切

     

     

    轉苦為道

    弟子:孩子失戀後選擇自殺,以為如此便可一了百了、解決問題而得以解脫。可是自從孩子走後,做媽媽的我,至今都無法釋懷,心猶如破了一個大洞,一想到孩子就非常痛苦,請問  仁波切,我該怎麼辦?

    仁波切:每個人都想改善自身的際遇,但由於「我執」的存在,總是製造了許多無明的痛苦。人們因為業力的牽引,生前無知、死後無依,所以才會徬徨無助。  家屬若能發「大悲心」,願為天下痛失愛子的母親們,苦其所苦,承擔痛徹心扉的傷痛。不論是拜懺、誦經或者持咒,皆迴向給一切眾生。即使亡者生前毫無定見,只要親人信心堅定,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加持,努力去做功德,利益眾生,再將功德迴向給亡者,如此這般對往生者才是最大的助益。


    生命只是暫居無常的肉體,總有消逝的一天,也包括我自己;生與死是人生必然的過程,一切得與失,如夢似幻, 活便要勇敢的活、死亦要自在的死,無所畏懼!

     

    -蘇南嘉措仁波切

     

     

    勘破生死秘密

    漢傳《金剛經》有句話非常殊勝:「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們若想以虛妄的心識,去窺探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性,以為能藉此明心見性、花開見佛,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因此這珍貴稀有的佛性,成了六道輪迴裡難以勘破的秘密。


    金剛乘的密法,就是為了勘破這生死秘密,所以才在人間流傳,這都要感謝無數尊貴上師的慈悲與努力,讓我們能夠聽聞這百劫難遇之法。


    如今你們已經得見金剛乘密法,當知因緣難得,一定要好好修持不可懈怠。


    —蘇南嘉措仁波切

     

     

    佛法的真理

    學佛並非是為了世間名聞利養,而是想從修行的過程中掌握真理;正如世尊為了真理犧牲世俗的一切,也如蓮師隻身入藏只為弘揚佛法、宣揚真理。

    佛法的真理,在於解除自他的一切痛苦,如果我們把真理留在儀軌文字裡、掛在口頭上,卻沒用在淨化身心,以致待人處事沒有長進,很顯然並沒有把追尋涅槃的事放在心裡。

    沒有體驗真理、實現解脫的企圖心,用這種態度學佛,最多只是安慰與欺騙自己,很難有到達智慧彼岸的那一天。

    — 蘇南嘉措仁波切

     

     

    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人往往執著於從自身的角度看事情,卻忽略了有許多面向是自己並未看見的。


    《六祖壇經.般若品》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如果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不容易見到自己也有錯的一面;總認為別人是錯的,就容易遺漏別人也有對的、可取的那一面。


    佛陀說:「降伏百萬大軍並不偉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簡單來講,學佛首要就是改變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摩擦總是在所難免,我們要想泰然處之,便要保有一顆寬容的心,學習彌勒菩薩的「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海的寬容在於不擇細流;山之寬容在於不拒微塵;而人之寬容在於理解與忍讓。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蘇南嘉措仁波切

     

     

    以歡喜心來種福田

    興建台灣桑耶寺,確實需要很多資金投入,才有可能圓滿達成這個志業。


    如果來道場參加興建工作,是充滿煩惱、不自在、被強迫,甚至影響到日常的家庭生活,影響到個人的生活費用,導致弟子們的生活拮据,用這種充滿煩惱心的錢來興建寺院,就算這種「不樂之捐」的寺院蓋好,恐怕也不能利益眾生。


    我希望建寺基金都是「以歡喜心來種福田」的錢,大家都是開心、愉快、不勉強的心態來參加千載難逢的桑耶興建工程,這樣對大家乃至未來的眾生才有真實的利益與幫助。


    — 蘇南嘉措仁波切

     

     

    把握時機

    娑婆世界從表面來看,是個充滿遺憾與痛苦的五濁惡世。眾生的容貌不佳、身體不淨、內心充滿三毒煩惱,放眼望去都是五欲六塵,環境更是骯髒不堪。


    可是這個世界,卻非常適合修持厭離心、菩提心、慈悲心,功德遠遠勝過其他清淨剎土。所以光明王如來曾讚嘆娑婆世界:「在我們佛土修持精進十劫的善根,還不如在娑婆世界一晌午修慈心的功德大。」


    如今我們已在娑婆,希望大家把握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時機,努力學佛,精進修行,解脫生死。


    —蘇南嘉措仁波切

     

     

    接納所有的一切,不期待也不評斷

    金剛乘的教法對於貪瞋癡的處理態度,並非一味講究斷捨離,反而因為透過理性的分析、邏輯的思辯、直覺的禪修體悟,發現五蘊的緣起空性,證悟輪涅不二的真理,看清煩惱即菩提的顯像,將五毒轉成不動的智慧,化作成佛的資糧。換言之,若能真實洞悉萬法的真相,抱持不即不離的態度,無論碰到痛苦或是快樂的事物,都不會讓自己陷入莫須有的情緒,繼而採取開放的心態,接納所有的一切,不期待也不評斷,這才會使得我們的人生活得完整、精彩、勇敢,且毫無畏懼。


    — 蘇南嘉措仁波切

     

     

    用慈悲心來關照眾生的痛苦

    如果我們的修行功夫,無法處理當下的痛苦,那麼試著靜一靜,停止把專注力放在痛苦上,努力觀想三界的父母眾生,此刻正在承受比我們還要嚴重的劇烈苦楚,我們要確實放下自我,觀修「自他交換法」,以現行的痛苦去代受眾生的苦痛,藉此把受苦轉換成道用功德。


    如果不這樣觀修,我們承受的苦一點意義也沒有;若能用慈悲心來關照眾生的痛苦,把注意力放在眾生身上,培養自己堅毅的勇氣,那麼自己的痛苦也能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就是轉痛苦為道用的竅訣。


    若我們真的具備了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那麼我們將不會再有真實的痛苦。


    —蘇南嘉措仁波切

     

     

    時間不等人

    很多人學佛都設定了一個「時間表」。


    這類人往往把世俗的事務擺在前面,例如孩子大了、錢賺夠了、房子買了、工作退休了、吃飽沒事幹了,再來修法學佛。


    很可惜的是,無常不會等我們,時間也不會等我們。更何況,世俗的事永遠不會停歇,忙完了這個還有另一個,做完了這個還有下一個……


    沒完沒了的世俗事無益解脫,只會妨礙我們學佛修行,徒然增加生死輪迴的痛苦資糧罷了。


    如果每個人學佛的「時間表」,是要在幾天、幾個月、幾年內一定要完成某某功課、圓滿修持某某法門儀軌,我想大家應該很快就能有所成就了。


    —蘇南嘉措仁波切

     

     

    讚嘆和尊敬

    對於生起願行菩提心的人,我們應當給予讚嘆和尊敬,因為這樣的人,願意發心成就自他二利,是非常不容易的。


    試想,獨自一人對抗過去無量無邊「沉淪在輪迴中的自己」,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這種勇氣十分可貴;對抗無始劫以來累積的我執,其毅力更是不可思議。


    我們要看清楚一個事實:今生最大的敵人,就是「過去的我豢養出來現在的我」。


    過去生的我執,令我們生生世世嚐盡痛苦,也導致今生不斷感知各式各樣的痛苦與折磨。就從今天開始好好修行,趣入佛道獲得解脫,不要再讓來世的你以及其他眾生感受苦楚,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這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寬容與慈悲。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悉達多太子悟道時,看見天上的明星,說了一句曠古名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眾生本具光明法身,卻因無明之力使得自身起惑、造業、受苦,本來清淨的法界,也因此現出輪涅二相,客塵煩惱不斷現起,無邊的痛苦也難以根斷。


    如今你們都已聞知「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的道理,希望大家發起廣大慈悲心與菩提心,好好修持密法,廣行佛法事業,讓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斷除苦因,同證佛果。


    —蘇南嘉措仁波切

     

     

    增進廣大法界眾生的一切福祉

    台灣桑耶寺的建立,不光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有形無形眾生,而是有更廣大的祈願善念,支持台灣桑耶寺的成就能早日圓滿。


    我們每天早晚課誦迴向、風馬旗日夜的祝福、例行性的上供下施、薈供煙供,除了祝福我們周遭的人事物,更重要的目的是:增進廣大法界眾生的一切福祉。


    我們這個地球,在宇宙中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藍色光點,若我們的心量夠寬廣,甚至更進一步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心性後,將會發現金剛乘的教證善法,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而台灣桑耶寺未來對於廣大眾生的重要性,也是如此。


    —蘇南嘉措仁波切

     

     

    飽受痛苦的惡夢

    我們都知道金剛乘的修行次第有四部密續。四部密續的建立是根據不同根器,產生四種不同的修行層次,從實相而言,密法也只是為了求解脫的方便道。


    有人認為希求佛果、拘泥教法是一種執著,是一種求道的癡心,所以應該什麼都不必在乎、不必在意。其實這是修行的偏差,乃是愚癡的表現。


    若將輪迴比喻成飽受痛苦的惡夢,那麼我們也該努力修持醒夢的方便道。我們都還未能從迷夢中清醒,怎麼能放棄如此殊勝的醒夢方便呢?


    在輪迴的現象尚未消融於清淨法界之前,我們還是要秉持學佛求解脫的細微癡心,不能輕易捨棄密法,捨棄希求佛果的信念與決心。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世間事物

    有些人期望透過學佛獲得自己想要的世間事物,例如名聲、金錢、健康、幸福等等。雖然學佛行善能累積福報,只要福報夠,這些事物都能自然顯現。


    可是若福報不夠,用這種偏差的心態學佛,希望的東西無法得到,就會失去學佛的動力,甚至認為佛法是騙人的、上師沒有加持力、佛菩薩不靈驗。


    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適合學佛,誤解了佛法真正的價值;佛法教授我們的是要從世俗的事務中解脫,而不是與其糾纏不休。如果這樣偏差的態度沒有改正,無論多麼精進,都不會有結果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欲成佛道先成人

    我看待來學法的弟子,要求的標準其實頗高。首先必須要有好的人品,因為法王如意寶說過「不聰明的人,佛法可以慢慢教他;人品不好的話,教他什麼都沒用。」所以我很重視弟子的人品。

    再來是要有正當工作。我希望來學法的弟子,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照顧好妻兒老小,因為「家庭」才是在家居士一生都要面對的道場,行有餘力再來護持寺院、供養上師,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欲成佛道先成人」,如果一個人滿腦子只想把生活資糧供養給道場,卻連自己的生活、家庭、事業、工作、眷屬都顧不好,這樣的

    人連世間法都不能妥善處理,貿然學佛恐怕會有很大的障礙。

    —蘇南嘉措仁波切

     

     

    把握時間

    佛法並不是會永遠在世間流傳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不是佛法的問題,而是眾生負面的集體業力聚集增長到某個程度,內心無福也無法領受法教,佛法自然就會從世間消失。

    如今佛法已經出現衰落的現象,不外乎是現在的眾生共同的惡業日趨強大,見解與意樂都往敗壞的方向發展,人們對於善法越來越不重視,甚至反過來破壞善法。

    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佛法在這世上終有消失的一日,希望我們都要把握時間,好好修行,以免墮入輪迴後在無佛之世出生,那時即便得到人身,卻也聽不到一句佛法,連佛號都不能聽到,更遑論解脫了。

    —蘇南嘉措仁波切

     

     

    認識自己

    很多人學佛時總是告訴自己要活得像一尊菩薩,內心總有一種對於菩薩的生活、態度、言行、舉止等諸多幻想。

    其實這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執著。你內心所幻想的菩薩形像,追根究柢只是源自於你對自己不滿意的投射。正如現在電視或網路裡充斥的流行審美觀,「我應該瘦一點」、「鼻子要高一點」、「皮膚要再光滑一點」、「妝容要再美一點」等等等等。

    你用自己的莫名執著去評斷自己、衡量自己,卻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當你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自然沒有能力去看穿表面下的真相,也看不懂外界的假象,更遑論去認識佛性了。

    — 蘇南嘉措仁波切

     

     

    觀察

    這世上沒有真正的完美。所有的標準都是人去制定的;只要是人制定的就不可能完美。

    修行也是如此,沒有一套制式的標準,更重要的是,修行人外在形象美醜、莊嚴與否,跟他內在的殊勝境界毫無關聯。如果我們學佛修行只在乎外在形象,那是一種執著,很容易被有心人誤導。

    如果剛學佛的人沒有能力判斷你眼前的人是不是善知識,那麼可以觀察他的行為是否符合戒律?他說的法是否符合三法印?他對於世間法是否貪求執著?

    只要觀察這幾點,基本上就可明白他是不是值得親近的善知識。

    -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上一頁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下一頁

六道眾生都曾如父母般愛護你,你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愛與慈悲。

生、老、病、死是一條沒有橋樑或淺灘的河流,你們把船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們虛度此生,空手離開世間,那麼在未來,人身將非常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