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桑耶寺 上師開示

    2023金鋼壇城千年寶瓶安奉大典

    2023金鋼壇城千年寶瓶安奉大典

    尊貴上師 蘇南嘉措仁波切慈悲開示(三)

    匯聚十方善願而成的台灣桑耶寺真是塊風水寶地,今日早上五點多時,寺院下起滂沱大雨,接著雷雨、狂風交加,直到七點多仍雨勢未減,眼看再這樣大雨不停,定會影響今日重要的地基寶瓶安奉,當下至佛前心中虔誠向諸佛菩薩祈請,能讓雨勢停歇,之後雨勢就真的漸漸止息,至九點晴空萬里艷陽高照,真的不可思議!

    因連日來未下雨情況,土地地質太過乾燥,將不利寶瓶安奉,安奉時寶瓶易傾倒歪斜,不易和土壤緊密結合,因一早即時的天降甘霖,雨水滋潤大地使土質柔軟,吉時安奉寶瓶,就非常易於和土壤穩妥結合,如此每個寶瓶都可穩置於寺院地基,傳承綿延百千年,深感一切皆是法王如意寶、諸佛菩薩慈悲加持,龍天護祐,地基安奉寶瓶緣起善妙。

    在寺院多年,個人心中常有深刻感受,無論每次安排法會、課程或活動等,無形之中皆有一股助力,讓法會佛事活動,皆能如期順利圓滿完成,深感這塊土地真是蓮師化現的壇城,龍天護法日夜庇佑守護的人間淨土,心中無限感恩。

    待續

    2023.金鋼壇城千年寶瓶安奉大典

    2023.金鋼壇城千年寶瓶安奉大典

    尊貴上師 蘇南嘉措仁波切慈悲開示(二):

    當初寶瓶以三次訂購,半年內分三批運送來台,總數並非現在的688個,因為這三批寶瓶運送途中有許多龜裂破損, 最後清洗整理後,總數就剛好688,這個數目並非刻意安排。


    此次688個寶瓶, 每個寶瓶皆經由僧團親力親為,從清洗、整理和裝藏,三種寶瓶裝藏內容聖物, 有殊勝金、銀、銅、珍珠、瑪瑙、珊瑚、琥珀等..各種珍寶聖物、許多年前信眾供養珍藏的紅珊瑚,還有珍貴香粉、寶瓶主尊心咒咒幔,每個寶瓶皆是依循佛法經典如理如法裝藏。

    今日寶瓶安奉儀式,亦是遵循佛經寶瓶修法儀軌如法安奉,安奉地基後未來將傳承千百年,此機緣極為殊勝難得,今日有緣認捐或參與安奉法會者,因過去生中具足福德資糧因緣,今日才值遇千年一時之盛事。
    待續~

    2023金剛壇城千年寶瓶安奉大典

    2023金剛壇城千年寶瓶安奉大典

    尊貴上師 蘇南嘉措仁波切慈悲開示 (ㄧ)


    今日寶瓶安奉大典,藏曆蓮師薈供日,是非常吉祥殊勝的日子,於今日良辰吉日,舉辦千年寶瓶安奉,誠為建寺吉祥的殊勝緣起,亦透露著祥瑞徵兆。

    寺院舉辦重大活動或法會,日期常巧遇8月8日,或有88的數字。回想2011年臺灣桑耶寺籌備處的建設工程,破土動工開挖地基日期無法事先安排,要各項配合方能動工。農曆6月25日開會討論萬事具備可以動工了,因緣巧合農曆6月28日是殊勝吉祥日,當下就決定籌備處的本體建築正式於6月28日啟建。

    原先寶瓶安奉,因為要配合建設主殿建設工程進展,因緣巧合,最近剛好第三批寶瓶送達、工程進展階段搭配得當,昨日藏曆8月8日寶瓶開光安奉修法啟建日,今日安奉大典欣逢蓮師薈供日藏曆8月10日。
    待續

    《三殊勝的修法》

    《三殊勝的修法》

    任何修法、持咒、念佛都需要「前行、正行、結行」,比如修持百字明咒懺悔前,要生起「願為所有眾生修法」的菩提心;持咒「正行」時,要遠離執著紛擾的心,觀想百字明咒的種子字與功德、觀想自己與六道眾生一起在佛前懺悔業障;修法圓滿後更要注重「結行」,要秉持自性清淨的態度將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如此,方能殊勝圓滿。

    ~蘇南嘉措仁波切

    《勇敢面對考驗》

    《勇敢面對考驗》

    不要懼怕人生裡的苦難與困境。

    能夠改變你生命的殊勝種子,往往都是在最黑暗的時刻才能顯露光芒。


    ~蘇南嘉措仁波切

    《讓修行能真實利益自己》

    《讓修行能真實利益自己》

    如臨終時我們一生的修行能派上用場,心中很堅定一生走修行的路沒有走錯、很有把握,我們這一生就算是貧窮不遂、窮困潦倒,我們這輩子就成功了;
    如果平日沒有好好修行,臨終時連最珍愛的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財物、親人,這時才懊悔不已,就算這輩子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也是徹底失敗。


    ~蘇南嘉措仁波切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我們的習氣和情緒是如此強而有力,為了要對治他們,必須要不斷的努力。
    只要我們能持續地修行,把聽聞的佛法用在心上,我們就能漸漸的改變並逐漸與諸佛菩薩相應。


    ~蘇南嘉措仁波切

    《用開放的心聆聽教法》

    如果我們能以開放不帶成見的心來仔細聆聽,才能真正聽到。若以一顆寧靜、開放的心來聆聽,儘可能不受成見及有限經驗的干擾和左右,教法的真理就越能深植於我們心中,並在心中開花結果,生死的意義就變得越來越清楚明白。

    ~蘇南嘉措仁波切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日期:2022/08/27 
    主講:尊貴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法本第一頁)
            首先看皈依的部份,法王的法本常常有四句是結合皈依發心,念這三遍皈依發心時,念的文字是很重要,但是心更重要,動機又更加重要,我為了什麼目的來念這個?念這四句時,
    第一、我們是皈依三寶的人,要想一切諸佛菩薩以阿彌陀佛為主,以阿彌陀佛所講的法為主,我皈依了阿彌陀佛,從現在開始,脫離娑婆人間一定是去西方極樂世界;
    第二、要想六道輪迴受苦的眾生,也一樣跟著我們皈依的時候,要承諾自己有堅定的信心,我是三寶的弟子。有時候,師父要我皈依我就皈依,自己應該要知道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是什麼?從這一刻起,我是三寶的弟子、我是佛祖的弟子,一定要有堅定不變的心,才有這個資格成為是三寶的弟子。假如我皈依上百次,內心沒有堅定的心,那不算是三寶的弟子,沒有心的話,只是做一個儀式而已,我們應該知道皈依是什麼?是我要承諾自己是三寶的弟子而做決定,當有人問,你是哪裡來的,我是台灣來的,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也有身分證,內心當中清楚明白,自己是這個地方的人。同樣的,你是什麼信仰?我的信仰是佛教,一講的時候就確定,明確而沒有任何猶豫,持誦心咒的開始也是一樣,從我皈依三寶之後,碰到世俗任何的事情永遠不會改變,信三寶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生活,也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恭敬,是為了沉淪無量輪迴裡受苦的我,想跳脫無止境的苦,脫離的方法只有三寶才有,我皈依佛門,心裡確定後就不會改變心意。假如說我心中沒有堅定的意志,想法一定會隨著外境產生變化。心情好的時候是這個想法,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換一個想法,心裡不滿意的時候是其他看法,心裡滿意的時候又一個看法。人心是一定會變的,我們需要從開始認識信仰的過程中,到還沒有決定的當下之前,我們先要想好,想好之後就永遠不會改變。我們皈依時,一樣要想好,以「離開輪迴為目的」,所以我要皈依三寶,念的時候要想,我和一切眾生沒有成佛之前,永遠是三寶的弟子,我所做的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我們所有的修行都要把眾生放在裡面,我常常講的皈依發心是一樣的意思,我們開始念三遍。
      
            念的時候,西藏的文字先念的很順,最好背起來,法本上翻譯出來的意義,是索達吉堪布和益西堪布翻譯出來的,意義很好,雖然我中文認識的不多,但是他們翻譯得非常好,沒有問題的。首先是以藏文的口音來念,中文的意思要背起來,意思背起來很熟之後,念誦的時候,意義是什麼就會知道,這個感覺就不一樣。這幾個禮拜,我們一直在上課,我也慢慢感覺蠻不錯的,以前我沒有特別在意,或特別想學中文,現在密集講課,最起碼翻譯內容上重點的字我一定要會,這幾天也認識不少的字。你們也一樣,法本上藏文部分的字,要好好念,剛開始可能比較不習慣,念久之後會一種特別的感覺,我們信的是藏傳佛教,念的時候心裡就有特別的感覺,我們前幾天念藥師佛的時候,我看著弟子們的念誦,注意力都很專注,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去念,這個氣氛這種感覺真的很棒,念的時候這個順序、口音、加上大家內心的專注力、非常具有攝受力,會產生令人感動的力量。
     ~續5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日期:2022/08/27 
    主講:尊貴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一開始就是照前面所說,三尊菩薩法相牢記於心,尤其是阿彌陀佛,持誦的過程中與阿彌陀佛相應,任何時候,當自己有空檔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自己,隨時去觀想,當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卻沒有一直訓練的時候,就會忘記,忘記一段時間之後,這個信心就消失了。假如我們每天都練習,每天都修就會越來越好,這就是比較簡單的觀想持咒的方式。

    『嗡 阿彌得哇 阿耶色德 吽舍 』(仁波切持誦心咒)
      
            前面所講的法門竅訣背起來後,這個心咒就成為內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我們慢慢年紀大了,可能眼睛也看不到字了,法本也沒有背起來的話,那怎麼辦?念咒語、觀想,這樣的心念即可,這就很簡單了。年紀大的人,手上有串念珠,念的時候,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阿彌陀佛的身上,阿彌陀佛在內心的莊嚴法相,世間所有繁瑣事務都不用放在心上,因為這個世界包括眷屬、財產都是無常且不可依靠的,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才是解脫的真實依靠。
      
            第二個修行的方式,觀想方式跟前面一模一樣,如果家裡有佛堂,佛前可以先供水、供水果、燒香。為了修行不要去製造一些煩惱,現前有什麼就好了,為了要修阿彌陀佛去買佛像,無須如此,不用特意改變就可以了。法本已經有了,家裏佛堂祖先、三寶佛前都可以,先燒個香,盤坐坐下來,先注意我們坐的姿勢,身體有沒有歪歪曲曲的,座墊坐起來有沒有不舒服,坐的很舒服之後,心裡自然而然就會放鬆,比較不會有雜念。尤其是佛堂裡一個人,外面比較沒有聲音,自然而然心裡的雜念越來越少,比較能安定下來。
      
           座上有七個重要的姿勢,就是七支靜坐(請參閱上圖),以前授課都曾講過。我這方面比較沒有要求一定要盤坐,坐下來舒服就好。因為要靜坐修行的時候,需要的是從內心創造一個很清淨,很自在的環境。如果盤坐時,腳坐不住的話,這邊痛那邊痛,坐的不舒服,帶來心裡不好的念頭,心也無法安靜下來,不要求盤坐的部份,這是我自己的意思,我常在這邊看我的弟子,雖然法本裡面記載要盤坐,但當我們想要學習的時候,可能年齡已經超過了肢體柔軟的訓練階段,所以大家方便就好了。坐下來的時候,眼睛不要睜的很大也不要很小,嘴巴微微閉著,這個前行就是要放鬆放空,心裡沒有雜念,內心感覺很自然自在,感覺很熟悉很舒服,呼吸系統就很順暢,人最怕呼吸不對的時候,心跳都跳的很快,呼吸不順的時候,心就靜不下來,身心是互相影響的,這些都有一定的關聯。
      
            坐好之後,還沒有進入法本之前,先開始正式觀想,觀想的模式和破瓦法和極樂捷徑的修法都一樣,從頭頂上先開始觀想,剛開始我們可以像唐卡一樣、佛像一樣來觀想,因為一開始要以完全透明的方式來觀想是不太容易,慢慢熟悉之後要像彩虹一樣,不要讓觀想成為有具體東西的形相,慢慢地觀想清楚以後,我們就開始念法本。
    ~續4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日期:2022/08/27 
    主講:尊貴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曾經有一個故事,密勒日巴被操普下毒,後來操普知道自己不對,就道歉!這個毒是很厲害的,為什麼當時尊者會沒有被毒害的反應?這個故事一開始是有原因,有一個女孩受人唆使向密勒日巴下毒,但尊者因為這個女孩,還沒拿到她應得的報酬綠松石,因此尊者慈悲的告訴女孩,自己並不會因為她的毒奶而死,後來這位下毒的格西知道之後,也願意懺悔道歉,尊者知道這是過去的業力習氣所致而這樣下毒,密勒日巴最後也原諒他了!病痛的壓力並不是沒有的,一般人也是承受不了,當尊者將手放在山上時,山都崩下來了,因為病痛的壓力,山都承受不了,而密勒日巴的修持已進入不可思議的範疇,他所有的注意力沒有放在身體病痛上面,而是一心一意放在他修行的境界上,變成這個身體的病痛比較輕微。我們要了知,病苦壓力的現象,其本質是空性,當我們病痛已經無法處理的時候,盡量不去想它,就持咒觀想,人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之後,就比較沒有病苦的煩惱。

            綜合剛剛所說,我們有如此堅定的心念,內心與阿彌陀佛相應的時候,疾病不會影響我們的信仰,病苦也不會影響我們內心對佛的信心;假如我們沒有堅定的心,在我們身體健康時,可能修持的心咒數或各方面看起來都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但是境界一來的時候,反而又變成凡夫,其主因是自己的信心對佛法不足所導致。
      
            接下來是面對死亡的時刻,我們今生的修持就在這一刻要接受檢驗,這時從內心深處要充滿信心,當最後一口氣呼出去,沒有醒過來那一剎那的瞬間,我就與心中的阿彌陀佛融為一體,此時不會產生中陰身,也不會落入輪迴,立即可以解脫,這是阿彌陀佛修行法門最殊勝的地方,然而這都是需要仰仗自己的信心。
      
            假如我們是用這樣堅定的心來念心咒的話,那今生就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剛剛講的,
    第一、阿彌陀佛的法相要背起來第二、我們自己心裡要非常堅定,要記得仁波切說過,不管生老病死的任何狀況,當這個五蘊四大合和而成的肉體一崩毀,在一剎那的時間,我們就要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投入阿彌陀佛的懷抱裡。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擁有一個非常堅定的心,因為當我們有這樣永遠不會改變的心時,法王也說三十萬遍心咒唸完以後,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法王講的是這樣,我們念一念就能去,事實上還是要做到剛剛所講的重點。當這幾個重點確實做到,對於極樂淨土的信念,絲毫不會動搖時,我們一定會去西方極樂世界。
     ~續3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日期:2022/08/27 
    主講:尊貴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人生的過程裡面,因為老化現象,我們的記憶會越來越退化,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忘記,但是阿彌陀佛不能忘記,一定要記起來,我們人往生的時候,是我們的心直接去西方極樂世界,而非身體。身體帶不走,因此心裡一定要記住祂,如同前面所講的,一個小朋友,他不會講話,可是就算有十幾個女生在面前,他一看到媽媽就會認出媽媽,雖然他不會講話,可是心中認得媽媽。我們也是一樣,心裡要有這樣一定的認識,從內心對於淨土的堅定相應,不能改變。這都需要長期的佛法薰陶,希望大家多下點功夫。

            再者,當我們老的時候,記憶退化,老到某個程度的時候,老人不會談論當下眼前的事(短期記憶力退化),講的都是以前小的時候、同班同學、故鄉之類的事(只剩長期記憶力),老人老了就像小孩子,一定有記憶退化的現象,我們老的時候也是一樣,一定會有這樣老的狀態,我們現在就要簡單的記住:第一、阿彌陀佛在心中。這個世界什麼都可以忘記,但是阿彌陀佛不可以忘記。

            再來是面對病的現象,將來要面對什麼樣的病,我們不知道,每個人的業力造成什麼樣 的病,我們需要承受這個折磨也不知道,因為過去的業力,病痛來的時候,我們改變不了, 可能藥物治療可以治好,萬一沒有治好,我們也一定要面對,那個時候,我們心裡多少會有 一些想法有一些變化,會覺得,我每天都念阿彌陀佛、供養三寶、放生......做了很多很多善事,怎麼會生病呢?人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容易有很多不好的想法,那個時候我們就要好好思考,生、老、病是人生的過程,一定要經過的,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也是要面對,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不要生病,可是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這是過去我們的業力或現在生活的環境,才影響這些病的產生,當碰到這樣狀況的時候,還是要有堅定不變的信心。本來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從內心這一刻與菩薩相應,永遠不會動搖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生老病死是沒辦法改變的,佛陀來人間也告訴我們,成佛也沒辦法改變人生歷程的事實,人生路程的現
    象每個人都要面對,有「堅定的心」和我們「學佛」不應該是兩碼事,病痛時,如果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佛法上,不要專注自己身體上的病痛,痛的力量自然會減少,可是很多人沒有辦法做到,是因為信仰層面沒辦法堅定的時候,就會覺得苦。
    ~續2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授課】 

    日期:2022/08/27 
    主講:尊貴的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三寶弟子恭錄

      上一次我們已如法依照儀軌,舉辦極樂捷徑灌頂法會,今天我們大概解釋一下,怎麼來修持儀軌。我們以簡單開許的方式來說明。因為,如果是家庭主婦,必須操持家務庶務,比較沒有時間正式修持此法。所以我會傳授大家如何簡簡單單的修阿彌陀佛的極樂捷徑,無須拿著整部法本修持,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修持。
        
        我們看到法本第一頁的圖,中間是阿彌陀佛,右邊是觀世音菩薩,左邊是大勢至菩薩,這張唐卡圖必須深深烙在你的腦海裡。我們往生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最起碼要知道阿彌陀佛就在我的心中,而我們就是阿彌陀佛心心念念的眾生,時時刻刻都不可以忘記祂,不可猶豫不決,就像小孩子,雖然還不會講話,但絕不會忘記自己母親的長相。
      
        同樣的道理,我們一定要把阿彌陀佛的法相放入我們的內心;右邊是白色的觀世音菩薩,手持水晶念珠與蓮花,左邊是藍色的大勢至菩薩,當這唐卡進入我們的心底,甚至化作生命的一部分時,我們自然會明白咒語的意義;如果不認識咒語(代表)的菩薩法相,念的時候就不容易明白。念的過程,心裡的畫面要一心不亂的與阿彌陀佛相應,常常持咒習慣的人,講話的時候,還是不斷的在持誦心咒,念久之後,已經是一個習慣,我們要成為這樣。法王如意寶也講,持咒三十萬遍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一定要有自信,要有信心,自己在心中有這樣堅定的長期想法,即便臨終都不會改變,往生一定會成功。

    三主要道(二十)

    三主要道(二十)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如是三主要道論,
    自己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而精進,
    速修永久之佛果。

    眾生從早到晚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白天起心動念,有善念、惡念、雜念;晚上作夢也是一樣。這就是生滅心,生滅心就是自己的無明煩惱,生滅心帶來的就是生死輪迴。不生不滅心究竟在那裏?就在大家聽法的這念心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這念覺性始終存在,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

    整個世界都屬於生滅法,有生一定有滅,物質有成、住、壞、空;人及飛禽、走獸等有情世界的生、老、病、死,都是生滅。仔細觀察,分分秒秒皆有眾多生滅、生死不停的流轉中。
    所以時時保持清淨、平等的覺性,放下煩惱,就是最大的解脫。面對煩惱時能善解、知足、感恩、包容,如此自然遠離煩惱,尤其是在逆境裡千萬不能生氣。真正的福報是不發脾氣,善於運用智慧轉逆爲順。

    “如是三主要道論”
    透過聞思進行實修,出離心、菩提心、顯空無二的智慧。修行時,首先觀察自心是否具足出離心,出離心逐漸穩固後。再尋求生起菩提心的方便法,要多閱讀一些菩提心的論著,多看多思惟菩提心的利益和功德,依止具有真實菩提心的善知識,用各種方便法將菩提心生起並穩固。再修持究竟的正見,顯空無二法門。

    “自己如實通達時“~
    若能通達三主要道時,真正空性見解才會如實生起。且要多聞思中觀方面的教義。

     “當依靜處而精進”~
    當我們能如實通達以上所講的三主要道論,珍貴教言以後,應當遠離喧鬧城市,到山間寺院,寂靜處精進修行。

    “速修永久之佛果”~
    精進勤奮地修持。於心相續中真有覺受後,真正獲得了證悟永久之佛果位。

    三主要道(十九)

    三主要道(十九)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了知以現除有邊,
    以空遣除無有邊,
    緣起性空顯現理,
    不為邊執見所奪。

    “了知以現除有邊”~
    「邊」的意思就是極端,即偏於一邊。原本我們都一直認為,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東西、事物,都是實實在在、永遠不變的真理。現在了知了這一切的真相之後,就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去看待周遭的一切,而能在耳聞目睹到所有顯現的同時,明白這一切都是空性,都是虛幻假相。 

    “以空遣除無有邊”~
    依靠空性的見解,就可以遣除“無邊”。所謂的“無邊”或者“無有邊”,就是指斷見。我們認為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就是有。看不見、聽不到,也無法感受的事物就不存在,也就是無。如今真正通達了諸法空性的內在含義以後,就知道自己原有觀點的錯誤所在。

    “緣起性空顯現理”~
    「緣起」就是因為因緣和合的因素,讓我們知道宇宙萬物並非自然而生,也並非自主能存,而是因為因緣和合而生,因此人若能了知萬物並非自然而生、也非自然而住,通過瞭解此緣起之理,就會了知道萬物皆無自生的本性,也就可以斷除對於「顯」的「有執」。

    緣起性空就是空性,緣起與空性是一體的兩面。即是顯空不二的境界。如果證得「顯」的見解,在「顯」見之後,「空」見就會順勢瞭解;相對的,如果了悟到空性,「顯」見也會自然了悟,因此最後透過次第修持,同時了悟顯空,懂得「顯」和「空」並無任何分別,真正見解才會如實生起。

    “不為邊執見所奪”~
    所謂「邊執見」比如有些人存的見解,人死之後為斷滅,人沒有來世、後世,執著世間和生命個體終究會歸於斷滅,稱「執斷見」。又有些人存的見解,人死之後仍是為人,豬馬牛羊死後仍是為豬馬牛羊,認為世界和生命恆常不滅,稱「執常見」。這些執斷、執常的見解,都偏於一邊。

    透過聞思瞭解後進行實修,產生自己的定解智慧,當達到這一境界時,不會被邊際的執著之見所劫奪。

    三主要道(十八)

    三主要道(十八)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一旦無有輪翻時,
    現見無欺之緣起, 
    斷除一切執著相,
    爾時見解即圓滿。 

        「輪翻」的意思是輪換、交替。這四句偈頌宣說,對這些現見真實不虛的緣起法,所有現見的諸法、緣起法不著相,沒有絲毫的執著分別念。了悟到緣起和性空,顯(有)空不二的道理:緣起就是性空,不是實有、真有,這是緣起法的作用。這兩個見解不互相矛盾,不衝突,是圓融通達。不起執著,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圓滿證悟佛的境界。

    三主要道(十七)

    三主要道(十七)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何時分別各執著,
    無欺緣起之顯現,
    遠離所許之空性,
    爾時未證佛密意。

    宣說沒有了悟到“空有無二、顯空無二”這個道理。 就是還沒有真正的了悟空性與緣起,也就是沒有了悟佛的真實密意。

    無論在任何時候,如果把真實不虛的因果緣起規律,與諾許遠離一切的空性作切割,將其分別執著為相互矛盾的兩種法,此時就沒有證悟佛的密意。

    永不錯亂、真實不虛的因果緣起規律,與一切萬物的空性,是互不排斥而同時位於同體的。就是物理學家通過電子顯微鏡所看到的運動之物,同一物質在不同層面的兩種現象。

    同樣,有因果與沒有因果,也是從有世俗諦與勝義諦的兩種境界、兩個角度所反映出的一體之法。我們不能在因果之外另找一個空性。通過物理學的概念,就能使我們很容易地接受這些理念。

    世俗諦的「世俗」藏文字義是一切虛妄,指的是實有執著、我執,我執看到什麼都會把它執為實有。「世俗諦」指的是世俗面前的真相、真實。「諦」是真諦、真理;「世俗」是一切虛妄、遮蓋。所以虛妄、遮蓋看到的真理,就不是真理了。簡言之,世俗諦的「世俗」指的就是實有執著,在實有執著前面,一切法都是實有。

    三主要道(十六)

    三主要道(十六)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誰見輪涅一切法,
    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
    此人踏上佛喜道。

    宣說佛陀所喜悅稱讚之道,即是證悟緣起性空,顯空不二的智慧。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從世俗諦的觀念而言,因果、輪迴、涅槃的一切萬法毫無錯亂、真實不虛地存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千真萬確、永無欺惑的事實,這就是因果的自然規律。不管是輪迴的法,還是涅槃的法,從世俗諦的角度,有輪迴,從緣起的角度而言,這些因和果之間的關係都是事實存在的。          

    佛陀宣說四聖諦:苦集滅道。苦就是輪迴,集就是非理作意的這些煩惱。煩惱是輪迴的因,輪迴是煩惱的果,這是輪迴因果。滅是寂滅,道是證道,道是到達寂滅真諦的路。道是因,寂滅是果,這是屬於涅槃的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
    從勝義諦空性的角度而言,諸法都是不存在的,都不是實有,都不是真有。通過智慧去觀察諸法的本性的時候,找不到它的實有、它的存在,這就是空性。世俗諦和勝義諦,緣起和性空,這兩個是無二的,雙運的。

    就像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我們的心如同湛藍的天空,不存在任何東西。至於外在的物質現象,也只是我們意識的投影而已,一旦證悟了內在的智慧,外面的一切也就隨之而解。

     “此人踏上佛喜道”~
    獲得顯空無二的這個見解,切身體會到了佛的喜悅,佛的歡喜,才是真正進入了這個道路。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要從人身難得等加行開始最基礎的起點,向解脫邁進的時候,就踏上了佛陀所歡喜的大道。

    三主要道(十五)

    三主要道(十五)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不具證悟實相慧,
    縱修出離菩提心,
    亦不能斷三有根,
    故當勤證緣起法。

    宣說出離心、菩提心、顯空不二,是成就佛果所依靠的三種根本主因。

    “不具證悟實相慧”
    ~若不具足通達「顯空不二」空性之實際智慧,緣起和般若的道理,在談到緣起法、因果論、顯相上的真有的時候,就會認為宇宙山河大地、萬事萬物,都是實有、真有;而談到空性時,就覺得什麼都沒有,都是不存在的。卻不明白其實「有」和「空」是不二的,是雙運、不分的。

    ”縱修出離菩提心“
    ~雖然修習了殊勝的出離心和善妙的菩提心:修持出離心,可以減少造作殺盜淫妄等惡業的念頭;修持世俗菩提心,可以將無明「我執」的自私心降到最低的程度。但最後的細微煩惱,唯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夠徹底解決。

    “亦不能斷三有根”
    ~如果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就不能斷除六道輪迴的根本。因為無明「我執」是輪迴的根。有我執就有妄念、分別、執著,就會生起很多煩惱,就會造業,然後又要感受六道輪迴的痛苦。欲斷此障者,必須要通達「人無我」的空性智慧。如果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光在世俗諦中修出離心和菩提心,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輪迴,不能徹底了脫生死。

    “勤證緣起法”
    ~「修緣起法」緣起和性空是一個道理,在這裡要這樣理解:緣起本身就是空性,空性本身就是緣起,沒有直接修空性修無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裡面含有甚深的涵義和密意。要修持證悟「有」就是緣起法,緣起本性是空,「空」本身是緣起法。

    三主要道(十四)

    三主要道(十四)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成佛之道-發菩提心)
     生起菩提心是有次第的,可分成三種不同的發心:第一種是「如牧羊人般」的發心:眾生先成佛,我再成佛。第二種是「如船夫般」的發心:我和眾生同登彼岸;一起成佛。第三種是「如國王般」的發心:我先成佛,再來度眾生。生起菩提心之後,要學習和修持。「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學處。

    如果具備菩提心,即使只是布施給鳥一點吃的東西,也具備成佛的因,可見菩提心有多重要、利益有多大,想要一生成就佛道,定要思維眾生恩德,及為利眾生,我願成就佛果位的決心。
    精通菩提道次第的古德,將依止善知識和發菩提心列為修學道次第的兩大鐵門檻(義即兩大難關)。此兩大鐵門檻又尤以前者最為重要。所以;修學佛法必依善知識,要依止的是「明師」,而非「名師」。依止一位有修有證,具足法相,精通佛理的「明師」。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師,聽從上師的教導,自己認真聞思修才能有成就。

    最重要的是你的信心,修學佛法要有信心,堅固的信心,要從實際的修行中建立,有了體驗之後,才能真正建立信心,而且願心堅固,認真修持上師所授予的法要精髓。

    三主要道(十三)

    三主要道(十三)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輾轉投生三有中,
    不斷感受三大苦,
    成此慘狀諸慈母,
    是故當發殊勝心。

    (升起菩提心的方法)
    “輾轉投生三有中”~
    眾生反反覆覆、不由自主地投生於六道輪迴中,這次生命結束之後,還有下一次生命;下次生命完結之後,還有再下一次的生命。生生世世都在輪迴中輾轉徘徊,永無出期之日。

    “不斷感受三大苦”~
    在不斷的輪迴當中,感受充斥著,難以承受的種種磨難,所以極其痛苦。「三大苦」: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指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生老病死等等痛苦。因為這些的痛苦十分明顯。從小動物到每一個生命,都能夠感受到,是眾生一致認同的痛苦。

    「壞苦」也稱為變苦,指我們通常快樂的感受,我們所謂的快樂受,並非真正的快樂,實質上也是痛苦的。比如,當孝順的兒女跟父母相處的時候,會覺得很幸福、很溫暖,所以希望能與父母、永不分離,但這種團聚卻不會維持到永遠。總有一天,年老的父母相繼離世,會承受痛徹心肺的分離之苦。如果用長遠的眼光去審視這些所謂的幸福,反而成了一種痛苦。

    「行苦」,是遷流變化義。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這乃是宇宙人生之規律。但世人不識這種規律,追求永恆。事實上世間沒有一樣永恆的東西,世事無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曇花一現,轉眼即逝。凡是有漏法,都是痛苦之因。

    “成此慘狀諸慈母”~
    輪迴在六道的如母眾生,都處於慘不忍睹的狀態,正在遭受痛苦煎熬。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難以計數的生命始末,輪迴中每一個都做過自己的父母。包括螞蟻、蚊子在內的每一個眾生。

    “是故當發殊勝心”~
    因此,我們就應當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如果沒有皈依三寶、清淨業障,累積福報資糧尚未足夠,或者在沒有上師加持的情況下,僅依我們自己的能力,是很難生起真實不虛的菩提心。

    三主要道(十二)

    三主要道(十二)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實踐菩提願心)
    我們要珍惜此生,精進聞思修行,且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中最重要的兩句話:「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在發菩提心的過程之中,都是在為眾生。

    以利益眾生來利益自己,因為利益眾生的同時,自己的菩提心、慈悲心以及智慧心也都在成長。發菩提心是我只希望別人離苦,別人都不苦了,眾生都得度了,自己也就不苦了;由於度人的願行,自己必然也能得度。
    所以,請大家行住坐臥都要觀察自己:「我做這件事對眾生有沒有意義?對我的解脫有沒有意義?」

    我 13 歲在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座下修學,那時很希望能在學院終生閉關修行。年紀漸長後,反而常在心中發願:「我將來學有所成,一定要將全部的身心,奉獻在弘法利生上」。  

    因緣所致,我 29 歲來臺灣弘法利生,時至今日,今年52歲了;23年來成辦佛行事業、關懷弱勢、度化眾生。感恩在法王如意寶、蓮師、諸佛菩薩、護法的加被下,我所作所為,全是為了達到「弘法利生」這個願心,而努力實踐。

    大家聽了 仁波切的開示得到覺悟。要越懂越學越謙虛越快樂越有禮貌。為了能在未來利益眾生,你必須要培養菩薩的決心!菩薩修行的本質與精髓在於超越我執,徹底奉獻自己來服務他人。此一修行是以你的菩提心為基礎。

    發菩提心的利他行隨手可作!譬如在佛前供燈發好願、買點供品供佛,佛菩薩不會在意供品的價值,重要的是你的發心、誠意、恭敬心。在寺廟的園區幫忙修剪草木、澆花,或在大殿佛堂清潔環境、在廚房當香積,當接待義工等善行,皆是發自內心,為人服務的歡喜心而作。

    義工是來護持道場的護法。以服務為快樂之本,完全出自歡喜的發心,用心甘情願、滿懷喜悅、無怨無尤的胸懷為人服務,並且是全力以赴從事義務性的工作,雖然沒有領薪,但是所從事的工作卻是無價的;雖然默默耕耘,但是所得到的喜悅卻是無窮的。義工無所為而為,讓人升起無限的敬意!


    附註:三主要道是多年前仁波切的講解,仁波切來台至今約30年左右,感恩仁波切大半的歲月,奉獻給了我們台灣的信眾
    🙏🙏🙏

    三主要道(十一)

    三主要道(十一)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思為猛烈四瀑沖,
    難擋業索緊束縛,
    困於我執鐵網內,
    無明黑暗所籠罩。

    “思為猛烈四瀑沖”~宣說人生的痛苦,如同被猛烈的瀑流衝擊著一般,很難遮擋,很難逃脫。 
    “四瀑沖”指的是生、老、病、死四苦。

    「生苦」
    1.思惟出生的同時,眾苦伴隨而生、煩惱伴隨而生。又從煩惱引起貪、嗔、痴、慢、疑五毒等痛苦。
    2.特別思惟胎兒住胎之苦:① 處胎不淨之苦 ② 吸收母食之苦 ③ 住胎熱苦 ④ 以母動作飲食引生之苦 ⑤ 出胎之苦。

    「老苦」
    人上了年紀,身體器官就開使衰退了;身體變得衰弱,引伸出很多身體的毛病。如:身、腳不靈活了,諸如此類,造成生活上很多不便。

    「病苦」
    人的身體由「四大」元素組合,人體的肌肉骨頭等堅固的質是屬於「地」,流動的像血液,唾液、尿液等是屬於「水」,體溫屬於「火」,呼吸及體內的氣屬於「風」。而此四種元素,遍滿了大千世界,所以稱為大。所以,在人生的過程中,難免會因四大不調而產生病苦。

    「死苦」
    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的痛苦非常難忍,進入中陰的時候,會出現各種恐怖的現象。真的難以忍受! 

    “難擋業索緊束縛”~每個人都有前世與今生所造的業力,這些由自己所造的業力,像繩索一般將我們緊緊地束縛在輪迴當中,任誰也無法阻擋。

    “困於我執鐵網內”~“我執”,是指我們的無明產生的執著。這個執著,就像鋼絲所編成的鐵網一樣,非常的堅固與牢實的。我們這些流轉於輪迴的眾生,早就落入了我執的堅實之網當中。

    “無明黑暗所籠罩”~眾生因為執著的業力,陷入在無明的黑暗深淵中,找不到正確的方向。所以在六道中輪迴,無法尋求到解脫之道。 我們的宿世父母,同樣也時時刻刻在無明黑暗的深淵中,感受著折磨與痛苦,很難掙脫。

    三主要道(十)

    三主要道(十)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倘若於此出離心,
    未以菩提心攝持,
    不成菩提樂因故,
    智者當發菩提心。

    (修菩提心的理由)
    宣說修持菩提心的理由,如果出離心修得非常好,而沒有菩提心,這樣的修行,只會成就聲聞、緣覺小乘的阿羅漢,而不會往成佛的目標修持。這樣一來,就不能成為大乘的菩薩。所以要修持菩提心,發願自己解脫,且願整個三界輪迴中,ㄧ切如父如母眾生都能在生死苦海,獲得解脫。

    “倘若於此出離心”~
    宣說學佛者,首要具足出離心;於出離心所攝的基礎上。

    “未以菩提心攝持”~
    如果只有出離心;而沒有修持菩提心,即使行持六度萬行:布施、忍辱等善行,或修持四聖諦:苦、集、滅、道。

    ”不成菩提樂因故“~
    既使現證空性,也無法成就圓滿的佛果,可見生起菩提心真的很重要。“菩提樂”,是指成佛後的快樂。雖然在成佛之後沒有分別念,也沒有世間所認為的快樂,但由於遠離了一切痛苦,所以也稱之為快樂。

    “智者當發菩提心”~
    我們要思維,在無盡的輪迴中,每一世;每一個眾生都當過我的父母、親友。這樣的如母眾生在輪迴中顛倒輪轉。
    所以,我們要發願「爲利眾生願成佛」,自己解脫,且願整個三界輪迴中,一切眾生都能獲得解脫,脫離生死苦海,不論今生或來世悉皆得超脫。此乃具有殊勝菩提心之出離心,思維眾生恩德,自然生起菩提心。

    三主要道(九)

    三主要道(九)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堅固的出離心)
         我十歲時發願出家,並開始為期三年零三個月的閉關。十三歲閉關圓滿後,在「咕嚕寺」當小喇嘛,學習修法儀式,包括唱頌儀軌、法器使用。每次在念誦經文,都覺得很心虛,因為不懂得經文的意涵;內心很希求讀藏傳佛學院,於是三個月後就離開「咕嚕寺」。

          當時求法心切;隱瞞家人,偷偷地離家出走。艱辛的拔山涉水,到達離家鄉很遠的地方,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拜見如意寶 晉美彭措法王。在法王如意寶座下修學佛法。

         那年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開示,凡是欲聽聞大圓滿密法者,必須修持五加行。當時「喇榮五明佛學院」剛成立不久,僧團連我共49位大德,我年紀最小十三歲也依教奉行,精進修持,不畏辛勞。

        當時課業繁重除了上例行課程外,另外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安排每七位ㄧ梯次親自授課,我排在第七梯次。每天除了上課外再利用時間潛研教理,精苦修持,睡眠時間約3~5個鐘頭。

         為如期圓滿修持五加行,每天清晨天未亮即開始修持加行,以拜小禮拜為例(因大徳們精進於聞思修,法王如意寶特別開許大家拜小禮拜):清晨拜500個小禮拜,半夜課業圓滿後,再拜500個小禮拜,方才休息。

         當時佛學院氣溫約零下25度,因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能提供的食物盤纏有限,沒多餘的錢買煤油,點油燈取暖、煮飯。物資非常短缺。所以經常受寒、餓肚子,衣服非常單薄,也沒有其他多餘禦寒衣物。雖然外環境惡劣,但內心世界是非常寛裕富足、快樂的。

     

    三主要道(八)

    三主要道(八)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生出離心的標準)
    修後於諸輪迴福,
    刹那不生羡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
    爾時已生出離心。

      “ 修後於諸輪迴福”~宣說生出離心的標準。依靠上述四外加行(四轉心)思維修持之後,從內心的觀點,對世間法有不同的覺受,即對世間的享受、安樂、名聞利養、名譽、聲望、財富、地位等人天的福報。

        “剎那不生羨慕心”~內心世界不會生起一剎那,對世間法,對世間的福報,對人天的安樂。沒有絲毫的希求,貪戀、羨慕、慾望的念頭。

    ”日夜欲求得解脫“~日日夜夜精進聞思修,努力不懈尋求解脫之道。 

        “爾時已生出離心”~到這個時候才算是內心真正產生了出離心。
    對世間法、對人天的安樂沒有絲毫的貪戀之心。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尋求解脫生死輪迴之心念,這種境界出現時,方可算是生起了真實的出離心。

    三主要道(七)

    三主要道(七)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修持四轉心重點)
          大家修持四個轉心境,首先要先調心,將心調柔和了;再修持。

    「人身難得」我們能得,吉祥暇滿的人身,是往昔清淨守持淨戒為主,造布施等功德為輔,發清淨願迴向後,方才獲得。然而輪轉於六道的眾生,由於被無明愚癡所覆蓋,不瞭解人身難得!
    思維具有八種閒暇和十種圓滿;的暇滿人身珍貴極難得到,會使暇滿人身寶變得更加有意義。

        「生死無常」觀察生死無常的實象,能鞭策自己更加努力精進;通過思維生死無常,方知人身並不恒常,只有精進修持,才能使人身變得具有實義。對於今生的世間的名聞利養,會願意發心捨棄;了知眾生一定會死亡,死亡之後將會如何?

        「因果不虛」透過分析因果的本質,明白善惡絕對有報,其果報是生在六道之中的善惡趣,然而善趣惡趣全以痛苦為其本性,於是對於來生安樂的執著願意徹底拋棄。清楚行善作惡決定因果的差別,應當如理如法地行善捨惡。

        「輪迴過患」深深了知一切輪迴的眾生平等性。平等觀待六道有情眾生,悲憫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痛苦的現象,進而生起救拔眾生的苦。菩提心是在平等心的基礎上建立的。對出離心的修持,可斷除對今生與來生的貪執。不要執著!執著是輪迴的根,執著就無法解脫!引發希求脫離輪迴大苦海的出離心,對成就佛果生起歡喜心。

    三主要道(六)

    三主要道(六)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生出離心方法)
    人生難得壽無常,
    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回苦,
    修此可斷後世執。 

          因果業報真實不虚。人的善惡行為,既是過去的業因所感受的業報,如果今後有面臨惡緣,果報現前, 仁波切不能幫你逃避,也不能教你逃避的。仁波切可以引導你如何面對處理,教你快速圓滿解決。

          宗喀巴大師宣說,生起出離心唯一的方法,就是修習共同四外加行,四個轉心境的方法「人生難得,生死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此四外加行是諸法的基礎。徹底明白了,對這些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體會,內心世界才能產生真正的出離心,這是唯一的方便法。

    “人生難得壽無常  修此可斷今生執”
      修持共同外加行當中的「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可以減少對今生的貪戀。我們就可以明白,現在自己獲得了暇滿人身寶的珍貴,就要珍惜,好好把握,這樣就可以促使自己去尋找人生的真正意義,不會虛度此生。

    “無欺業果輪回苦  修此可斷後世執”
    修持「因果真實不虚」,與「輪迴過患」的痛苦,可以斷除對來世的貪戀。因果定律是法界的自然規則,雖然我們看不見因果之間的關係,但誰也無法否認因果的存在。

    三主要道(五)

    三主要道(五)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無有清淨出離心,
    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
    故當首先尋出離。

    (發出離心的理由)
          修行不能只求人天福報,必須要具足出離心。什麼是出離心呢?就是指在六道輪回中,人間、天界也好,地獄、旁生也好,詳細觀察的話,絕不會有絲毫快樂。當然,此處的快樂,並不是指暫時有吃有穿,或是一些能讓你開心的事。佛教的“輪迴皆苦”,也不是把世間所有快樂統統否定了,而是揭示了快樂的本質瞬息萬變,對讓自己快樂的對境越執著,帶來的痛苦就越大。

     “無有清淨出離心    求有海樂無寂法”
     如果沒有清淨的出離心,就無法斷滅貪著世間安樂的念頭,而一味希求輪迴的快樂享受。如此放逸,就無法脫離六道輪迴的大苦海,也不能找到獲得解脫的方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   故當首先尋出離”
    若是沒有斷除對世間的貪念與貪著,就不能解脫。對世間法的貪念,令我們在輪迴中流轉所束縛,並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首先在自己的心續中建立出離心。 

        我經常跟大家說,若是沒有出離心的基礎,沒有出離心的修持,我們所修的法再多也沒有意義,都屬於是世間法。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學修出離心,先發清淨的出離心,然後再進一步學修其它的法。這才是有次第的修行,才能真正得到法益,才能真正解脫,踏上成佛之道。這就是要發出離心的理由。

    三主要道(四)

    三主要道(四)

    蘇南嘉措仁波切講解

    (勸請諦聽)
    不貪三有之安樂,
    為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
    具緣者當喜諦聽!

    宗喀巴大師勸請有緣人專心諦聽,修學三主要道,必備三個條件:不貪世間欲樂、瞭解此生能獲得暇滿人身寶的珍貴、對正法升起歡喜心且具有堅定的信心。

    “不貪三有之安樂”~「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稱「三界」;輪迴的世間。屬於三有的法都是世間法,修學佛法者不要貪世間的安樂與利益。
    對世間的貪欲、貪念過重,是修行上最大的一種障礙,我勸大家不要太貪戀世間這些名聞利養等暫時的利益。

    “為使暇滿身具義”~讓暇滿的人身具足意義。要珍惜此生,以人身來承辦解脫的利益,承辦眾生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懂得珍惜人身的人才是具有緣分的人。

    人身難得,生命很短暫!我勸大家千萬不要迷戀世俗或被煩惱所牽絆!要學習放下!「台灣桑耶寺」等同佛菩薩淨土蓮師聖地,大家來到「臺灣桑耶寺」清淨聖地, 仁波切、寧瑪堪布、安尼或許沒有什麼物質上的東西可以給的。但是大家的內心世界可以獲得清淨、快樂!

    當生活中出現逆境、問題,面對挫折時,內心不要產生任何的煩惱,也先不要急著處理。建議回來「桑耶寺」靜坐在佛菩薩壇城前冷靜思考,如何面對問題。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當用慈悲、智慧想出處理問題的方式,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決。唯有面對它、改善它,處理它,再放下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勤依佛悅之正道”~「佛悅」的意思是對正法、對佛法有歡喜心,有堅定的信心。「佛悅之正道」,就是讓我們勤學正法,顯空無二的智慧,即可通達解脫的大道。

    “具緣者當喜諦聽”~宗喀巴大師勸請具有以上三個條件的有緣人,來谛聽三主要道,修學法要。如此ㄧ定能得到法益,能夠通往解脫之道。

    三主要道(三)

    三主要道(三)

    蘇南嘉措仁波切 講解

    (造論前行)
    頂禮諸至尊上師!
       宗喀巴大師於造論之前,首先禮讚、恭敬頂禮根本上師及所有傳承上師。越是大成就者,對上師的恭敬心和信心就越具足。上師是三世諸佛的總集。在功德方面,上師與三世諸佛沒有絲毫的差別;但是在恩德方面,弟子的成就都源自於上師。

          頂禮根本上師及所有傳承上師是殊勝的修法。宗喀巴大師在造論之前先行頂禮,如此於造論過程中,可以遣除一切違緣、增上一切順緣;使造論順利圓滿。

    (造論用意)
    我隨己力而宣說,
    欲解脫者之津梁,
    諸佛經典精華義,
    一切菩薩所贊道。

    “我隨己力而宣說”~我會隨自己的能力盡量的為有緣人宣說。
    這其實是宗喀巴大師的謙虛!所有的大成就者都是謹慎和謙虛的。我們要向大成就者們學習,謙虛的美德。

    “欲解脫者之津梁”~希求踏上解脫之道者,要坐佛法的解脫船,渡過輪迴的生死苦海,要在哪一個碼頭上船。(這句所表達的,就是出離心)。

    “諸佛經典精華義”~為有緣人宣說,諸佛大乘佛法經典的精華義理。(這句所表達的,就是菩提心)。

    “一切菩薩所贊道”~一切菩薩所稱讚的道,就是顯空無二的境界。

         宗喀巴大師在這四句話當中所講的意思就是,我儘量會以自己最大的能力,為有緣人宣說:出離心、菩提心、顯空無二的境界,如此殊勝的三主要道。(宗喀巴大師講解造論的用意,讓聽者心裡產生共鳴)。

    三主要道(二)

    三主要道(二)

    蘇南嘉措仁波切 講解

    (造者殊勝)
          今天,講解《三主要道論》。這是宗喀巴大師造的論典。 宗喀巴大師是蓮花生大士、文殊菩薩之化身。十四、十五世紀間的大德,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格魯派的創始人。

        透過宗喀巴大師的傳記,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他是具有高深的佛法造詣的佛法大師,且對藏傳佛教有巨大貢獻。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的具體改變,有兩個主要部分:首先是整頓了正法的戒律,其次是讓藏地傳承了龍樹菩薩的中觀見解。

    (論典殊勝)
       《三主要道論》是宗喀巴大師所有的著作當中最最重要、最最珍貴的一部論典。也可以說是所有佛經的精華及殊勝。其論既是菩提道次第論的精華攝要,亦是所有中觀及小乘、大乘、金剛乘法門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是故此三要道法門,是每個學佛者,於學道修行過程中缺一不可而必須要掌握的三種要道,是最殊勝的法門。

         三要道內容:出離心、菩提心、顯空無二。 掌握這三個要義, 是成就佛道的必修之路,在相續中建立正知正見, 亦是修行上的三個關鍵。徹底精通,一定能解脫成就,否則不可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

    信用最重要,寧可賺不到錢

    信眾請示:公司急於出售,如何能有善緣、有助力,順利賣出?

    仁波切指示首先產品要先有好的品質,公司及商品有好的包裝,才能夠有好的銷售!也就是要有好的品牌形象、好的口碑與信用。先把心靜下來,仔細思考如何才能擁有好產品好形象,並且建立好商譽。整理規劃好以後,找對方向與找對人脈,最好的東西,才能賣出好價錢。

    最後,仁波切補充說,這句話一定要背起來很重要:「信用最重要,寧可賺不到錢,不可以信用破產,我們賣的是信用,不是商品。」

    三主要道(一)

    三主要道(一)

    蘇南嘉措仁波切 講解
    (慈悲開示)

         要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必需透過修行使內心意識清淨、內心深處得到安祥,升起慈悲心;進而產生幸福感,提升精神生活層面。仰賴物質慾望而得到的滿足,這種生理層面,幸福感是很短暫的。

         修行的基礎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學習自省自悟,自我凈化,能有智慧洞察萬事萬物,顯現慈悲方便利益眾生的人格特質。如此自然而然就會把「我」放下,以慈悲為本。
    如此會更有遠見,心胸更加寬廣,會將佛陀所宣導的寬容、和平、祥和、慈愛、平等的氛圍帶給周圍的人,會不求回報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消除他們的痛苦。

         佛教是淨化人生「智慧與慈悲」為內容的教育!是一種教人積極向上,圓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暗;消除內心負面觀點,點燃智慧之明燈。

    如果把它理解為某些種陳舊的教條模式或教派的區分、偏執的宗教信仰這些都是錯誤的。

    發起願行菩提心

    即便是個凡夫,只要他發起願行菩提心,我們就要將他視為菩薩,因為菩提心極為珍貴,是修行成就、悟道成佛、解脫生死的唯一關鍵。

    若密乘弟子對具備菩提心的人產生嗔怒恨心,那將會是極大過失,對於修行會產生很大障礙。由於我們並不知道身邊的人是否具備菩提心,最好的方法就是:
    禮敬愛護所有的眾生,將其視為佛菩薩的化身,那麼我們的善根,將會聚集不可思議的功德。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七因果」修心法

    在藏傳佛教裡,「菩提心」是學佛、修行、無我利他的根本關鍵。修持「菩提心」利益眾生有兩大傳承,一種是阿底峽尊者傳授的「七因果」修心法;另一種則是自他平等與交換法。

    這兩種方式都是屬於世俗菩提心的修持,更是進入勝義菩提心的入門方式,希望大家能反覆練習觀修,累積福德資糧,趨入大乘解脫正道。


    ~蘇南嘉措仁波切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口傳與講述

    網路連結: 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口傳與講述

    蘇南嘉措仁波切生平與台灣桑耶寺的緣起

    網路連結: 蘇南嘉措仁波切生平與台灣桑耶寺的緣起

    前行、正行、結行

    任何修法、持咒、念佛都需要「前行、正行、結行」,比如修持百字明咒懺悔前,要生起「願為所有眾生修法」的菩提心;持咒「正行」時,要遠離執著紛擾的心,觀想百字明咒的種子字與功德、觀想自己與六道眾生一起在佛前懺悔業障;修法圓滿後更要注重「結行」,要秉持自性清淨的態度將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如此,方能殊勝圓滿。

    #蘇南嘉措仁波切

     

    修行是每日必要的堅持

    持咒念佛需要穩定專注的心念,而心念與環境、時間息息相關,若修持的時空環境無法保持寧靜與專注,亦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念佛。

    我們剛開始修行無法要求自己身心全然投入,可以利用日常的片刻練習使自己進入狀況,正如濁水只要給它一點時間,依然能夠沉澱成清水。

    修行是每日必要的堅持,需要培養習慣以及過程的累積,初期不要刻意追求持咒念佛的次數,如果為了每日的功課產生煩惱,反而失去修行的真正意義。

    #蘇南嘉措仁波切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下一頁

如果你們虛度此生,空手離開世間,那麼在未來,人身將非常難尋。

六道眾生都曾如父母般愛護你,你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愛與慈悲。

生、老、病、死是一條沒有橋樑或淺灘的河流,你們把船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