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桑耶寺 公告欄

    2019年8月24日

    就像華智仁波切曾說:“上等者從家裡出來時要記得發菩提心,中等者聽到法螺聲時要記得發心,下等者要在上師提醒發心時盡可能發心。”法師們在傳法時,也要提醒聽法者發心,這很關鍵。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23日

    講聞正法的這一功德,是世俗善法中無與倫比的。 在講聞的開頭,對上師及本尊頂禮必不可缺。 而且在講考等場合中,最好也先念頂禮句。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22日

    現在我們師徒都要深深思維:難得的寶貴人身已經得到,難遇的善知識已經遇到,尤其是更難值遇的正法,以及正法的精要金剛乘,已經值遇。 此時,務必要腳踏實地修行真實的教言,不要虛度暇滿人身。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21日

    佛教中最為註重強調的,即是愛心。

    當然,佛教中所講的愛心,並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比較狹隘的愛,而是具有無我利他的慈悲之心。

    假如人人都能將自己善良、仁慈的心,昇華為真正無私的奉獻,那麼人類社會將充滿和平友愛的氣氛,否則,精神世界將成為一片貧瘠的荒漠。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20日

    科學與佛教對人類來說,都是必不可缺的組成因素。

    科學技術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促進生活水平的提高;佛教則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快樂,遣除內心世界的愚暗。

    如果沒有佛教,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質的享受,只會適得其反。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9日

    佛法的生命與核心,就是對慈悲心的培養。 慈心,是祈願眾生得到安樂;悲心,是希望眾生遠離痛苦。 不管是什麼人,都應開發這種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的品質。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8日

    我們應建立起對上師尊重和欣賞的態度。 要了解到上師代表什麼?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佛法,又是為了什麼?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7日

    在修學佛法的道路上,你並非獨自一人,而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所以在修行中,千萬別忘了祈禱三寶!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6日

    生而為人,應該追尋心靈之道。 若非如此,則浪費了寶貴的人身。如同已抵達遍滿黃金的寶洲,卻沒有拿任何財寶而雙手空空返回,這是多麼可惜!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5日

    有些人只注重身、語方面是否清淨,只關心外在威儀是否得體,卻忽略了內在的起心動念。 這就如同一個人只會洗臉、洗澡,卻從來不懂得清洗靈魂一樣。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4日

    當親眼見到他人的過失時,要再三觀察是不是自己的心不清淨。 若不是很有必要,最好不要舉他人之過,否則會自背因果。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3日

    我們應經常觀察自己,看是不是跟高低貴賤的人都合得攏,與什麼樣的人都能和睦相處。 若能如此,說明你的人格還可以。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2日

    如果我們生病或者遭受一些莫名的危害,此時千萬不要心生嗔恨,要明白:這是修自他相換的良機,是一個逆增上緣!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1日

    凡夫人在修行過程中,倘若各方面享受過於優越,則不易生起出離心;如果太苦了,無食果腹,無衣蔽體,又會身不安,身不安則道不隆。

    所以,大乘經論中講:不墮兩邊,應行中道。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0日

    我們在評論一個人,一件事時,千萬不要以凡夫之見去洞察斷決,一定一定要謹慎!

    對惡人不要讚歎,若不是大德,就不要將其吹捧為大德。 而對真正的大德,不應肆意譏毀,或以凡夫之心去妄加推測而誹謗。

    希望大家以後:第一身心要穩重,第二口要穩重,絕不要妄加評論好壞。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9日

    令諸佛菩薩和上師歡喜,唯有利益眾生這一件事。

    《入菩薩行論》說:“眾樂佛歡喜,眾苦佛傷悲。” 《華嚴經》也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8日

    心念,就像空中的雲霧。 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無利無害的;一旦分別執著,則有百害而無一利。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7日

    輪迴中沒有一個值得信賴的法,當我們遇到好事時不必生貪,遇到壞事時更沒必要生嗔,對一切法都不要有什麼執著!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6日

    世間上所有的法哪怕再美妙,也不存在任何的可靠性。 不管它如何千姿百態,其實都是空性,我們沒必要對其生起 貪心。就像一棵芭蕉樹,外表看起來鬱鬱蔥蔥,但一層一層剝開它,就會發現裡面完全是空心,沒有一絲一毫的精華。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5日

    《本師傳》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往昔曾是一位商主,他到了一個羅剎洲上,許多妖女用各種伎倆和慾妙來引誘他。但他仔細觀察後,發現她們雖然看上去萬分迷人,但其本性都是痛苦、欺騙。

    輪迴中的快樂也是如此,它剎那剎那都在變化,猶如閃電一般無常。我們今天擁有的財產,明天是否還在呢?今天強健的身體,明天能不能依然無病呢?……這一切都難以預料,真可謂〝諸法如閃電〞。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4日

    無邊的輪迴苦海中,即使偶爾出現了少許快樂,也只是暫時的,就彷佛妖女的微笑一樣不能相信。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3日

    當然,我也並非讓你聞思一輩子而不要修行。 但若畢生都在盲修瞎煉而不聞思,這也是一種邪道!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2日

    修行不能一開始就住在山洞等無人的地方,而應在具有法相的上師面前,認真聽受佛法,最好不要離開聞思修。

    繼續閱讀 >

    2019年8月1日

    一個人要到寂靜處修持,需要具備相當多的條件和要求。 首先,他必須要恭敬上師,恆常修上師瑜伽,一心一意地祈禱上師,如此才不會有非人的侵擾;其次,對大悲心也必須要修持,如果真正生起了大慈大悲的菩提心,任何非人都無法加害。

    現在有些人,不願意聞思而熱衷於修行,認為整天閉著眼打坐才是究竟的修法。 對此我有點不以為然。 雖然有些利根者不經聞思就可以成就,但你是否是那樣的根基呢?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31日

    這是法王如意寶 1993年在加拿大的演講。 若學習此教言並祈禱法王,會獲得上師的不共加持,增上智慧、福報、安樂。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30日

    有些人喜歡獨自在山洞或樹下打坐,卻不知這種行為相當危險,很容易遭到非人的干擾。 雖然佛經中說要依止寂靜的地方,但其前提是先要依止上師很長時間,精通所有教典,斷除了一切疑惑,這樣才可以到寂靜處閉關。 否則,對教理一竅不通,對上師也沒有虔誠的恭敬心,只是自己一個人遠離紅塵,看了幾本書就開始修行,這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繼續閱讀 >

    2023 臺灣桑耶寺(籌備處)年度行事曆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9日

    若想斷除自己的煩惱,必須長時間地依止上師聞法,否則,僅僅聽了一兩天的法,不會有什麼明顯效果。

    繼續閱讀 >

    往生法-3

    往生修法分二:修煉,運用。

    修煉:如今自己求得往生之引導後,反覆修煉,在未出現驗相之前精勤努力修持。現在自身的風脈明點全部無有衰退,正值旺盛之時,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難。真正到了臨死之時或極為腐朽年邁之際,則容易依此往生。譬如,果實等夏季正值茂盛繁榮之時難以採摘,秋季瓜熟蒂落之時,衣邊稍微接觸便可墜落。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8日

    當我們與別人相處時,要細察自己有沒有貪、嗔、痴、 嫉妒、我慢等煩惱。 假如清清楚楚知道內心這些煩惱非常深重,這說明自己沒什麼了不起的,修行還需要好好提升,千萬不能因為有一點境界就得意忘形!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7日

    若能見一切為清淨,對萬法無有任何貪嗔,這才是究竟的證悟。 假如認為自己智慧非凡,於是狂傲我慢、蔑視他人,這種人連品德高尚都算不上,更不用說修行了。

    繼續閱讀 >

    台灣桑耶寺 迎春納福系列法會 2023水兔年1/21~1/24

    台灣桑耶寺 迎春納福系列法會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6日(2)

    哪怕你已經明心見性了,也不能有“我開悟了”的念頭,更不能拿這個到處炫耀。 記得我在十八歲時,見過一位德格的老人,叫索甲。 他平時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誰都不知道他有什麼修行境界,但當他圓寂時,竟然成就了虹光身,大 家才明白他是大成就者。 所以,證悟心性也不一定輕易示人。

    繼續閱讀 >

    往生法-2

    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獲得密宗能成熟之灌頂、未被破誓言之過患染污、對生圓次第具有勝解,並具有中陰竅訣的人,阻塞不淨的胎門,並依靠大悲心的牽引和轉為化身道用而往生清淨剎土。正如頌云:“封閉胎門當憶有寂界,乃為精進淨觀之一時。”

    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將中脈作道想、心識明點作旅客想、極樂清淨剎土作去處想而往生。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6日(1)

    有些人表面上看破了一切,對世間瑣事興趣索然,長期待在深山老林修苦行,但內心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一開口就貶低他人,這不是真正的出離心。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5日

    自以為見解高深,境界不凡,並以此傲視他人,這正是修行中的毒藥。 像有些人戒律清淨,見別人犯戒而生悲心,這是名副其實的修行人,但若對自己的淨戒生傲慢心,讚歎自己,輕視別人,整天挑剔別人護戒不清淨,這種人無疑是真正的“破戒者”。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4日

    有些人自認為遠離了世間八法,並經常以此自讚謗他。 其實此舉本身就是最大的世間法。 這種人受世間八法的纏縛,實際上一點也不亞於他人。

    比如,對於別人的供養,他表面上說不需要,但內心深處卻非常渴求,這就是世間八法。

    有些出家人特別執著,好像不需要任何人的恭敬,當別人為他設立了一個法座或高位時,自己不願意坐在上面,這也是世間八法。

    此外,在眾人面前顯得特別謙虛,以此表明自己遠離了世間八法,希望人人都讚嘆自己,這還是世間八法。

    繼續閱讀 >

    往生法-1

    尤為悲憫愚昧之眾生 尤為攝受罪孽深重者尤以善巧法調難化眾 無等上師足下我頂禮不經修持便可成佛之臨終竅訣——捷道往生法之引導分三:往生分類,往生修法,往生儀軌。

    往生分類分五: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以大悲鐵鉤超渡亡靈之往生。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3日

    我曾遇到一個出家人,他說空話比較厲害,我好心勸告他:“你要注意啊,你的見解並不高,應該踏踏實實地修行。他聽後卻不以為然:“沒事!我每天都在用轉經輪,一點也不害怕地獄。”

    作為凡夫,千萬不要太自以為是。 如果你明明喜歡得到,不喜歡失去,喜歡快樂,不喜歡痛苦;喜歡被稱揚,不喜歡被謾罵,整天被世間八法吹得團團轉,卻自稱對一切都不執著,那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繼續閱讀 >

    2019年7月22日

    真正的大成就者,確實沒有苦樂的取捨,既沒有對佛果的希求,也沒有對輪迴的恐懼。 但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境界?自己應該心知肚明。

    常見有些人修持了一點世間善法,如念了三億遍觀音心咒後,就說自己現在連死也不怕了。一方面看,修善法的功德確實不可思議,但另一方面,你也應該想一想,根據佛經的道理,有時哪怕是生一剎那的嗔恨心,也會斷盡無數的善 根資糧,而你又曾生過多少嗔心呢?所以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繼續閱讀 >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下一頁

生、老、病、死是一條沒有橋樑或淺灘的河流,你們把船準備好了嗎?

六道眾生都曾如父母般愛護你,你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愛與慈悲。

如果你們虛度此生,空手離開世間,那麼在未來,人身將非常難尋。